李伟林治疗妊娠咳嗽经验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16226.html

李伟林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呼吸病和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妊娠咳嗽治疗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本人有幸跟师门诊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治疗妊娠咳嗽经验总结如下,抛砖引玉,以飨同道。

1、何为“妊娠咳嗽”

妊娠咳嗽的历史渊源,早在《诸病源候论》第四十二卷中记载:“妊娠期久嗽不已,或伴五心烦热者,称为‘妊娠咳嗽’,亦名‘子嗽’、‘子呛’等”。历代的医家对此有不同的论述,清代以前的医家对此论述的比较笼统。《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妇人妊娠病诸病下妊娠咳嗽中曰:“夫肺感于寒,寒伤于肺,则成咳嗽也。所以然者,肺主气而外合皮毛,毛窍不密,则寒邪乘虚而入,故肺受之也,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以其时感于寒而为嗽也·······,其诸脏嗽不已,则传于腑。妊娠病久不已,伤于胎也”。宋﹒仲甫《女科百问﹒卷下》:“何为子嗽?答曰:肺主气,外合皮毛,风寒外感入射于肺,故为咳也。有涎者谓之嗽,无痰者谓之咳。夫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各以其时感于寒而为病也。秋则肺受之,冬则肾受之,春则肝受之,夏则心受之,长夏则脾受之”。清﹒萧埙《女科经纶﹒卷四》明确提出“子咳”存在外感内伤不同的病因:胎前有咳嗽证也…….,则分四时所感,五脏均受,有风寒火之不同,外感内伤之各别。《女科经纶》曰:“久嗽不已,则伤胎。”“子咳”与外感或者内伤咳嗽没有明显的区别,关键是对于胎儿的影响,所以称为“妊娠咳嗽”。

2、妊娠咳嗽的病因病机

妊娠咳嗽病位在肺、脾胃。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可分为:风寒或者分热。而妊娠咳嗽,易转化为内伤。正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所云“胎前咳嗽,由阴液聚养胎元,肺失濡润,又兼痰火上炎所致”随着胎体的生长,肺的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受到影响。当外邪入侵时,影响其宣发肃降,易至肺气不宣而气机郁闭。《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此外,患者素体胃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饮上逆,气机不畅,遂发咳嗽;若素体阴亏,肺阴不足,孕后阴血下聚以濡养胎元,阴血愈亏,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肺津,肺失濡润,发为咳嗽。妊娠咳嗽,久咳不已,病变部位在肺,关系到脾,总与肺、脾有关。说明了肺与脾胃之间的密切生理关系。妊娠期间,在治疗上无论外观或内伤致病,必然要考虑孕妇的体质特点,以养阴润肺为主。妊娠期间,由于孕妇生理上的特殊变化,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故孕妇机体处于“血感不足,气易偏盛”的状态,不仅自身易出现阴阳平衡失调,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扰。结合孕期孕妇的生理状态,李主任中医师认为,一则:肺为娇脏,而孕妇此时素体虚弱,易受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易引邪内陷,风邪内藏于肺络难以疏散。二则:肺喜润恶燥,孕后下注冲任养胎,阴血亏虚,肺脏失养,若加上阳邪郁而化火,灼肺伤津,肺失濡润,久咳不已。三则:久咳伤肺,在耗伤肺阴的同时,子病及母,子盗母气,亦会影响脾土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脾胃失运则胃纳不佳、肢疲乏力。

3、对子咳的治疗

李师治病与安胎并举,急则治其标,缓则其治其本。先以“宣肺止咳,搜风剔邪”,次以“滋阴润肺”,末以“调理脾胃,兼顾养肺”善后。其中关键是最初的治疗务求效捷,李主任中医师自拟的“搜风剔邪宣肺止咳方”效果迅速,往往一剂知三剂显效。“搜风剔邪宣肺止咳方”基础方由僵蚕、荆芥、蜂房、墨旱莲、诃子、白前、杏仁、桔梗、百部、紫菀、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知母、甘草。此方中,僵蚕、蜂房、荆芥三药与诃子、墨旱莲合用深入肺络将藏于肺络之邪搜捕透析而出,搜风剔邪止咳。诃子、墨旱莲除引三药入络外并收敛肺气以免疏散太过。白前、杏仁、桔梗、百部、紫菀、枇杷叶宣利肺气、降气化痰,亦宣亦降,以复肺气之宣降。肺气不宣日久郁而化热,故以黄芩、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清热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搜风剔邪,宣肺止咳。

凡妊娠用药,破气、行血、峻下、滑利、祛瘀、耗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禁用或慎用。另外还有部分中药治疗常人咳嗽时常会用到的,但孕妇也得避免随意使用。如治疗咳嗽、咽痛、咽痒、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时常用的重楼、射干、南星、蝉蜕、地龙、细辛、枳壳、天花粉、远志和退热时常用的竹叶、桂枝、片姜黄、蒺藜、通草、牡丹皮、水牛角、滑石、米仁等均需忌用或慎用。

4、典型医案

陈某,女,33岁,年5月20日初诊。咳嗽3个月,妊娠8个月(第二胎)。孕5月时出现咳嗽,医院就诊症状未缓解,咳嗽一直迁延未愈。近两月来,咳嗽反复发作,以咳嗽咽痒,阵咳,夜咳、时有咳醒,咯痰不爽,兼有咽痛咽干,伴胸闷气喘、动则加重,产科孕期体检提示胎儿已提前入盆,舌质红,苔薄黄,脉滑。辅助检查;血常规+CRP、过敏源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彩超:中孕,单活胎。中医诊断:子嗽。证型:肺气郁闭型。治则:宣肺止咳,搜风剔邪。方用:连翘10g、金银花10g、荆芥10g、白前10g、浙贝母10g、苦杏仁10g、桔梗5g、桑白皮10g、百部5g、紫菀10g、枇杷叶10g、远志5g、知母10g、黄芩10g、南沙参10g、墨旱莲10g、蜂房10g、诃子10g、僵蚕10g、甘草3g。3剂,每日一剂半,一剂煎二次,早中晚各服用一次。煎煮之法为:将药物放于冷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煮开,文火煎煮分8钟,然后关火,焖5分钟后将药液倒出,此方为轻清宣上之品,易煎煮出有效成份,而不易丢失。此法取至吴鞠通的银翘散的煎法之变法,顺药势,适病痛,达病所。

该患者兼有咽痛咽干,故在原基础方“搜风剔邪宣肺止咳方”上加金银花、连翘、南沙参清热润肺,浙贝母清热化痰。

年5月22日二诊,自诉咳嗽、咽痒症状减轻,夜咳减少,无咳醒,胸闷改善,面色红润,无鼻塞、流涕,口渴、咽干,手心发热,盗汗、胃纳稍呆,睡眠一般,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处方:蜂房10g、僵蚕10g、白前10g、紫菀10g、苦杏仁10g、桑白皮10g、知母10g、黄芩10g、川贝6g、甘草6g、百合10g、生地10g、生白芍10g、地骨皮10g、木蝴蝶10g、五味子5g、苏子20g、麦冬10g、枇杷叶10g。3剂,每日一剂,一剂煎二次,早晚各服用一次。

此时,表证已不明显减金银花、连翘、荆芥,出现阴虚内热之症加麦冬、五味子、地骨皮,益气补肺生津的同时,除阴虚之热。去浙贝加川贝,浙贝偏泄,乃取川贝偏润;同时加入百合、生地黄,组成百合地黄汤,滋养肺肾,去诃子加五味子,在敛肺的同时润肺。加入紫苏子,降气化痰而润肺。继续服用3剂。

年5月25日三诊,此次患者自诉:咳嗽咽痒症状基本缓解,口渴、咽干、手心发热等症状消失,二便无殊。咳嗽缓解后,机体由紧张状态转为松懈状态,食欲不佳,喜甜甘之食,喜眠睡,舌淡红苔薄,脉细弱。处方:款冬花15g、紫菀10g、杏仁10g、桑白皮10g、麦冬10g、川贝9g、黄芩5g、法半夏5g、化橘红10g、茯苓10g、竹茹5g、甘草12g。

重用甘草益气健脾,并治咽喉不利,《伤寒论》用治少阴咽痛;川贝、款冬花、紫菀、杏仁润肺止咳化痰;桑白皮、黄芩清肺;以二陈汤化痰理气和中,调理失和之脾胃功能。脾胃功能恢复则食欲增加,药补不如食补,胃气和则生生之气旺盛。故三诊时将二诊处方中清虚热之药基本去除,同时去除僵蚕、蜂房等搜风药。服用3剂后食欲转旺,渐渐体力渐复、余症渐平,足月顺产母子平安。

5、体会

妊娠咳嗽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患者既担心长时间的咳嗽影响到胎儿的安全和生长发育,又担心药物治疗有毒副反应而不敢轻易服药,而医者对之也常觉两难,李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应分二步或三步治疗,第一步治风,第二步润肺,若伤及脾胃则第三步和胃,此妊娠患者初诊,急则治其标,因风邪留恋肺络,肺失宣降,肺气郁闭,而采用搜风宣肺之法,二诊时,患者肺阴受损,采用滋阴养肺,治其本。三诊时,患者饮食不佳,胃气不和,当理气和中,增进食欲。治疗过程将顾护胎元贯穿妊娠咳嗽的始终,同时不可忽视情志、饮食对孕妇的影响,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均应重视。至于中药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忽视中药可能潜在的副作用。当孕妇咳嗽,久咳不止,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影响到胎儿安全,出现早产流产等。对于子咳,久咳不愈,可根据临床情况,权衡利弊酌情取舍,尽量应用平和之品,对于症状明显损及胎气影响到胎儿安全者也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考虑适当应用临床确有疗效且相对对胎儿安全的中药,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伤胎,只要病机、脉证相符,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10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