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m.39.net/news/a_5334091.html
相传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平生爱慕仙道,听说哪里有名山仙迹,定要去游览拜访。开元初年,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老人被刘简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便带他到自己的药园参观。虚无子指着水池边一种墨绿色的草说:“仙草不只有高山上的灵芝,这水池边也是仙草,我就是常食这种药草,因而现如今虽百岁,但耳聪目明且发不白。”临别时,虚无子送给刘简一包药种,让他回去后种在水池或水田边,苗长到二十厘米后即可开始服用。夏秋时采鲜茎叶,每日一百克左右煎水饮用;冬天用阴干的茎叶,每日三十克左右煎水饮用。刘简回家后按照虚无子的嘱咐服用,果然也活到一百多岁而发不白、耳不聋,还能看清书上的小字。因这种植物叶墨绿,刘简便给它取名为墨斗草或墨旱莲。
来源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因搓揉其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故名“墨旱莲”。
性味归经甘、酸,寒。归肾、肝经。
商品规格及功效墨旱莲:生用,长于滋阴、补肝肾。
墨早莲炭:炒炭,长于凉血止血及外伤出血。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临床配伍及食疗应用1.墨旱莲配伍女贞子:墨旱莲味酸,女贞子味苦,二者均有滋补肝肾之功效。两药相须为用,增强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又因冬至采收女贞子,夏至采收墨旱莲,故名二至丸。
2.墨旱莲配伍车前草:墨旱莲长于凉血止血;车前草善于利尿通淋,二药药性偏寒,配伍使用,更加突出了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小便尿血等。
3.墨旱莲配伍侧柏叶:二药均可清热凉血以止血,而墨旱莲又可滋阴;二药配伍,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之功效,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或阴虚血热导致的须发早白症。
4.墨旱莲配伍生地黄:墨旱莲滋阴凉血止血,重在滋阴;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重在清热凉血。二药配伍使得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更为显著,适用于吐血尿血等属于血热证患者。
5.治疗痢疾:墨旱莲g,糖30g(白痢用红糖,赤痢用白糖,赤白痢红白糖各半),温水煎服,治疗痢疾,服1剂见效,继服3~4剂,多可痊愈。
6.治疗传染性软疣:墨旱莲25g,马齿苋25g,冰片5g,用50%乙醇ml浸泡1周后外擦局部,每日两次,效果良好。
7.旱莲五子汤:墨旱莲10g,五味子10g,菟丝子10g,柏子仁10g,女贞子20g,枸杞子20g。水煎20分钟,取汁服用,每日1剂,可连用5~7日。适用于肝肾虚导致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
本草著作讲墨旱莲1.《神农本草经》:"主血痢及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涂眉发生速而繁。"
2.《滇南本草》:"固齿,乌须,洗九种痔疮。"
3.《本草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4.《本草正义》:"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又消热病痈肿。但纯阴用事,非阳盛之体,不应多用,脾虚泄泻尤忌。"
5.《本草述》:"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6.《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
7.《南宁市药物志》:"治目疾、翳膜。"
不良反应
脾肾虚寒者忌服。且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钾过高,降低强心苷类药物的疗效。
作者:药剂科于弘烨
排版:陈玉轩
审核:张鹏
总编审:冯程
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