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男科阳痿中医治疗吉良晨临证心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

吉良晨临证心法

吉良晨敦授(北京市人,.2~.1,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级名中医,首都医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保健研究院院长)认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内经》。肝肾两脏在经络走行上相联相通,在五行关联上水木相生,在脏腑功能活动方面又同属下焦、共济相火、精血互生、阴阳互济等,所以在病理上则易互济互损,同盛同衰。“同源”决定了“同病”,因此,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证治法则。吉氏根据这些中医理论,发展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治则,应用于临证之中,力主“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他从调整肝肾的阴阳入手,调理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内稳机制,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强调补肾之时不忘肝脾,提出了从肝论治、阴中求阳、调理心脾、注重脾胃4个方面。

(1)从肝论治:

吉氏认为,阳痿不能单纯从肾治疗,应当与肝同治,方以醋柴胡、广郁金疏肝解郁;以全当归、白芍、鸡血藤补益肝血,充养宗筋;龙胆草、杭菊花清泻肝热;肝郁日久,瘀滞筋脉,则以当归尾、红花活血化瘀,共奏其效。

(2)阴中求阳:

吉氏临证肾虚阳痿认为,病情虽然变化多端,但终归以损阴伤阳,阴精过耗、阳气不振为其主要病机,病位在肝肾。因此,在治疗上不可一味地应用壮阳之药物,应从阴中求阳、阴阳双调。常选用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淫羊藿、怀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等作为基本用药,随症加减。对老年人则多加用养血药,如白芍、当归之类;伴有湿热下注者,加知母、黄柏、川萆薢,以清利湿热;伴有早泄者,加煅牡蛎、金樱子等固涩之品。吉氏并自创启阳丸(由女贞子、墨旱莲、怀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生白芍、淫羊藿组成),认为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可从阴助阳;枸杞子乃阴中之阳品,可滋补肝肾,益精煦阳;淫羊藿为阳中之阴品,能温肾助阳,从阳补阴。

(3)调理心脾:

肝肾两虚是产生阳痿的主要病因,吉氏认为,心神不调与阳痿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的治疗,解除患者精神压力,恢复其心理平衡。同时在基本方剂应用中,吉氏常喜加少量的五味子,一是起到调理心神;二是强阴以益精,补其不足。同时,还加炒枣仁、夜交藤等养血安神之品,以畅心神,夜卧安宁,以利康复。

(4)注重脾胃:

阳痿患者多有脾虚运差,水谷难化;阴损及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多出现便溏的症状。吉氏强调呵护脾胃,在临证中多以炒白术、炒山药配伍,或配合服用加味保和丸等以调理脾胃。至于无明显便溏的阳痿患者,可选用补肾健脾之品,如怀山药、制黄精、菟丝子、益智仁等,或在补肾的同时伍用砂仁、陈皮、炒神曲之品,以理气开胃醒脾,助脾运,促进补肾药物的吸收。

吉氏认为,阳痿大多由肾精亏虚,命门火衰,阴虚及阳,致成阳痿不用。因此,治疗阳痿应从补阴为主,加以兴阳之药,单纯助阳补火,势必伤阴,没有阴的物质,又何谈兴阳。

病例王某,41岁。阳痿已10余年,下肢酸软无力,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多梦纷纭,舌苔薄白微黄,脉沉细略弦。此为肾精亏损,日久阳气虚匮,宗筋失养,以致作强无能,形成阳痿。治宜补益肾精,温助元阳,以充作强,缓缓从治。药用紫梢花克,怀生地黄、炒川续断各60克,怀山药、枸杞子各30克,山茱萸24克,柴狗肾两具。上药共为细末,炼蜜做丸,每重6克,早晚各服1丸,淡盐水送下。药后4天,阳事欣然,1剂服完,健如常人,10余年的阳痿,竟治之痊愈。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名老中医话男科疾病

图书作者:沈元良

出版公司: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2月

内容简介

《名老中医话男科疾病》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根据我国丰富的中医典籍和大量的临床资料简单介绍了男科疾病的一般知识,详细介绍了数十位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诊治男科疾病,如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男科杂病等临证心法及辨证论治的数百种古今名方。内容丰富,科学实用,疗效显著,适合男科疾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适合临床中医师和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沈元良,年生,浙江绍兴市人,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中医学会会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早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中医理论,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疑难杂症,对《景岳学说》、“绍派伤寒”有所研究。编著出版《肾病四季疗法》、《高血压病四季疗法》、《中成药医师处方手册》、《通俗伤寒论新编一绍派俞根初方应用》、《中医入门与常见病治疗》等专著;发表论文50多篇。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lj/4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