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春天气温开始升高时,就是桑椹上市的时节了。桑椹每年4-6月果实成熟,未成熟时为绿色,逐渐成长变为白色、红色,成熟后为紫红色或紫黑色。
成熟的果实味甘汁浓,酸甜适口,沁人心脾,以个大、肉厚、色暗紫者为佳。唐白居易有诗云:“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描画的正是桑椹红紫的田园风光。
桑椹营养价值极高,是强身健体、驻容养颜的佳品,早在两千年前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民间还有“四月桑椹赛人参”的说法。
来源功效
桑椹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又名桑葚、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也称“补血果”,是春夏养生之佳果,不仅营养丰富,且为治病良药,属药食两用之材。
中医认为,桑椹味甘、酸,性寒,无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肾养肝、滋阴养血、乌须黑发、生津润燥、驻颜抗衰、养心安神之功,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口渴烦热、目暗耳鸣、关节不利、津亏血少、肠燥便秘、糖尿病、须发早白等症。
《滇南本草》认为: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随息居饮食谱》也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本草经疏》曰:桑椹,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桑葚具有增强免疫、防止人体动脉及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用法也是很多。
1、生血宝颗粒
制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
滋补肝肾,益气生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缺铁性贫血见上述症候者。
2、桑椹杞枣膏
桑椹干、枸杞子、红枣(去核)各克,白糖克。
将以上原料加水煎成膏,再加白糖搅拌溶化而成。每日服10~15克,温水冲服,连续服完。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腿软。
3、桑椹牛骨汤
桑椹干25克,牛骨~克,姜、葱适量。
桑椹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牛骨置锅中,加姜、葱水煮,煮至牛骨发白,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椹子,开锅后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之功效,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对肝肾阴亏引起的失眠、头晕、耳聋、神经衰弱等也有疗效,为中老年人常饮的养生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