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指女性的月经周期不准时,月经量不正常,月经血色有问题。现也指经期前或者经期肚子疼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等。病因有很多的可能性,包括身体某个器官的疾病所引起,也可能是某神经器官功能紊乱所引起。
1月经不调的危害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的危害有哪些?
1、早衰:长期月经不调导致内分泌紊乱,会使女性脸上出现色斑、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等,久患不治者还会乳房下垂、性欲减退、记忆力差等。
2、失血性贫血:不规则出血或经量过多的女性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贫血症状,失血严重会危机生命。
3、妇科炎症:现代医学已证明,月经不调可能会并发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等疾病。
4、不孕:月经不调往往是由妇科疾病引起,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不孕。
2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生理原因:
1.卵巢问题
卵巢黄体不足给女性带来卵巢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周期,常表现为经期量多,月经周期不规律。
2.神经内分泌紊乱
神经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卵巢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影响月经。
3.肥胖
女性肥胖者常常患有诸如囊性卵巢综合征这样的卵巢疾病,这是因为肥胖会导致体内的分泌失调,新陈代谢不规律,影响到卵巢功能,进而出现月经不调,经量过少,甚至会出现闭经的现象。
4.药物与身体疾病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血压,颅内肿瘤,甲状腺,血液疾病、妇科病等等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诸如避孕药,精神病药等药物以及节育环会对女性月经产生负面作用。
不良习惯:
1.贪凉
很多女性都知道,在月经来袭期间是不能吃冷饮。这是因为在月经期间贪凉会直接导致在盆腔内血管收缩,月经量减少月经提前结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闭经。因此,防寒避湿,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非常重要。
2.追求烟酒
香烟与酒精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到经期规律,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影响。有研究表明,嗜酒或者嗜烟的女性患月经不调的概率远大于一般女性,因此女性应该保护自己,远离烟酒。
3.情绪不稳定
有研究表明,情绪不稳定,遭受到重大刺激的女性,往往也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这是因为小丘脑垂体控制卵巢分泌雌激素来刺激子宫内膜,进而脱落出血,倘若情绪不稳,就会影响小丘脑、脑垂体的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的经期。
4.过度减肥
过度减肥与节食过度必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营养素、脂肪的消耗,身体难以支撑,直接引起经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女性要科学减肥,不可盲目节食,伤害身体健康。
3月经不调有哪些症状?月经量多
1.表现
一般来说,女性来月经时,前三天的量是最多的,需要大容量的卫生巾,这很正常。而每个女性每年都会有1-2次的量明显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该月并没有正常排卵,雌激素也因此激增,子宫内膜便加厚起来,经期流血量也就增多,这也属于正常现象。那么怎样判断月经量多不多呢?医学上说,经期,若每日流量大于80毫升,或跟平常相比明显增多,那么量就算多了。
通俗来说,如果你只用了1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把一包大容量的卫生巾用完的话,那么这就是“月经量过多”。一般量过多的人,在来月经时,会气色不佳,脸色苍白无力,呼吸不畅,这是一种典型的缺血表现,医院配合相应的治疗。
2.原因
(1)青春期少女
a.体弱
体质娇弱的女性本身身子娇,如果在平时饮食不当或太过疲劳,或是大病初愈,都会让身子更加发虚,导致在月经期间量突然增多。
b.体内过热
体内过热需要发泄,或者是肝气郁结,在经期前人容易烦躁,在月经时期,又有体内热邪太过了,让血肆意外出,导致月经量过多。
c.血流不畅
由于思虑过度,抑郁不前,导致体内血流不畅,在月经期间,体内的新血由于旧血凝结而无法循环,导致月经期及量增多。
(2)成年妇女
a.生殖器官受到感染
众所周知,女性的生殖器官并不是全封闭的,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如果女性的抵抗力下降,那么细菌、病菌就会攻其不备,从下而上让你生殖器官受到感染,形成炎症。在炎症的影响下,月经期间出血量也因此变多,难以消停。
b.子宫损伤
子宫损伤主要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月经发生紊乱或过多,这是子宫功能失调引起的,是非病理性的。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原本长在子宫内膜的组织长在了别的地方,让生殖器官难以正常运转,就会引起经期量大的现象
c.节育环
量多的现象还常常发生于产后的女性,这些女性在上了节育环之后,往往会出现这种不良反应。
d.其他疾病引起
如果本身具有肝病,高血压,血液感染等这样的疾病,同样也会引起经期量多的现象。
3.危害
主要会引起贫血,经期期间会疲劳无力,浑身酸痛,睡眠质量差,也会影响体质,容易在季节交替期感染风寒。
月经量少
1.表现
在经期期间,如果经量与正常人相比少很多,就称之为“经量过少”。一般来说,女性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量过少且两天内经期结束,或者经期维持在5-7天,但是每次量只有点滴。
2.原因
a.减肥不当
不科学的减肥,胡乱的节食会使身体缺乏所需的营养素和脂肪,造成体内难以产生足量的雌激素,进而导致经量变少,严重可致闭经。
b.子宫内膜受损
子宫内膜核病变,遭受病菌的感染,或者是宫腔积脓破坏子宫内膜壁,此外人工流产,刮宫手术,都会引起月经量减少。
c.卵巢正常功能被抑制
长期服用避孕药,心理压抑难以排泄,或者卵巢自身发育不正常等等这些都可以压制卵巢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卵巢雌激素排量低,进而引起经量变少。
3.危害
青春期或者是成年期的女性很有可能发展为闭经和乱吵早衰,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而更年期妇女则会在经量逐渐减少的过程中,正式进入绝经。
月经推迟
1.表现
一般来说,月经每隔一个月(27-30天)来一次,如果推迟一周左右,或者推迟现象偶尔出现一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但是倘若多次出现超过一周时间,“月经”才姗姗而来,这就属于月经推迟了。
2.原因
a.情绪低落
如果女性长时间都在负面情绪中,如生闷气,忧伤,过度紧张,或者遭受失恋、考试落榜等这样的精神刺激下,会导致月经的推迟。在这样的情绪下,女性在来月经前,会有心烦意乱,乳房胀痛的现象,一般通过中药调理即可恢复。
b.生活不规律
生活不规律,常常熬夜,贪凉的女性,会因为身体负担重,过度劳累导致月经推迟。
c.怀孕
有性行为的成年女性,倘若有月经推迟的现象,就要考虑到怀孕。如果平常周期规律,突然出现推迟并伴有初期妊娠的反应,就可以在推迟后的第五天,自行通过验孕医院进行正规检查。
d.内分泌异常
人体内分泌失调(诸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引起经期推迟
e.药物与手术副作用
一些药物诸如吗丁啉,避孕药等会导致排卵延迟,使月经期延迟。而一些宫腔手术,流产手术也会造成经期的延后。
3.危害
经期延迟现象严重,且不及时进行常规治疗与调理,就会引起一些妇科病的入侵还会引起宫外孕甚至引起不孕症。
月经提前
1.表现
女性的月经正常周期为27-30天,如果每次都提前一周,周期短于21天,或者在一个正常周期中来了两次月经,就属于“月经提前”。当然,如果仅仅偶尔出现一两次,且没有其他不良反应,都可以视为正常现象。
2.原因
a.内分泌紊乱
身体内分泌失调会导致卵巢功能不正常,进而经期出现异常。
b.身体疾病
身体上的疾病也会扰乱正常周期,诸如营养不良,妇科疾病,颅内肿瘤等等。
c.环境变化
更换生活环境诸如更换工作地点,搬家等,身体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会造成经期提前。
d.身体素质
中医认为跟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一是血热,二是气虚,认为这两者是罪魁祸首
e.情绪不稳定
工作压力大,生活难以顺心,还有些女性存在性压力大或者是过度性高潮等,这些负面情绪会打乱经期规律,引起经期提前。
f.药物影响
一些药物也会影响,诸如精神病药,避孕药等等。
3.危害
经常性经期提前会轻则会导致皮肤暗淡无光,长斑、长痘痘,影响美观。重则引发头疼和妇科病,导致不孕症。
4月经不调的预防1.科学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饮食,注意定点定时吃饭,不可多食伤脾伤胃的食物,不可胡乱节食,也不可暴饮暴食。在经期前与经期期间,切记不可贪凉贪辣,否则会影响经血排泄,还会引起痛经症状加剧。建议多吃一些含有铁的食品或者补品,来避免经期贫血症状。
2.保持心情愉快
无论生活,工作,学习上出现任何难题,要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进入负面情绪之中。
3.多学卫生知识
多学习女性卫生知识,了解身体结构,保持经期卫生与性生活卫生,以便有效防止感染妇科疾病。
4.做好保暖工作
月经期间最忌冷,因此保暖工作做到位,防止外界寒气进入到身体中,加剧痛经症状。除此之外,经期期间多注意休息,严禁剧烈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严禁经期性生活与频繁人流
频繁的人流与经期性生活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对子宫、卵巢的伤害,应该杜绝此类行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导致绝经。人工绝经是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单独切除子宫而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者,不作为人工绝经。
1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女性全身有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1.神经递质
下丘脑神经递质阿片肽(EOP)、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与潮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5羟色胺(5-HT)对内分泌、心血管、情感和性生活等均有调节功能。
2.遗传因素
孪生姐妹围绝经期综合征开始时间完全相同,症状和持续时间也极相近。个体人格特征、神经类型、文化水平、职业、社会人际、家庭背景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2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1.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
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3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1.月经紊乱
更年期综合症最普遍同时也最为突出的一个症状表现就是月经紊乱。女性朋友在到了更年期之后,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当雌激素越来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宫内膜变化时,月经就停止了,称为绝经。
2.神经、精神障碍
有一些女性朋友在到了更年期以后,血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下波动情况;绝大部分更年期女性可能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变化、记忆力减退等更年期综合症症状表现。
3.心血管及脂代谢障碍
许多女性朋友在更年期还往往会产生心血管症状以及脂代谢障碍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
4.皮肤干燥或瘙痒
激素变化会导致皮肤干燥及皮肤过于敏感或刺痛。
5.皱纹增加
激素变化会导致皮肤松弛、弹性减弱、皮肤变薄。眼睛、脸颊和嘴唇最容易出现皱纹。
6.难受想哭
卵巢功能减退和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情绪波动和更难受的心理感觉。
4怎样预防更年期综合征1、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把生活安排得有节奏,适当增加业余爱好,增加生活的情趣,还能保持良好的大脑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对预防本症大有裨益。
2、在生活上有规律地安排起居生活,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和劳动,以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生活的规律化是可以有效的预防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以及一些疾病的入侵的。若是出现不开心的情况,要理智的面对。
3、正视“负面生活事件”,正确对待突发事件对闭经妇女来说甚为重要,遇事要注意保持镇静,以自身健康为重,切不可忧心如焚、不思后果,从而诱发或加重本症。
4、提前认识本病,做好心理准备,正确认识本病的发病原因及其转归,了解其临床表现,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打下良好基础,既使提前出现早期临床症状,也不会因此而紧张不安。
5、处理好家庭、社会关系,家庭和睦是全家人的幸福,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因素。女性不但要适应家庭,更要适应社会,对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不理解的要多与他人交流看法,要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社会,这对预防更年期提前十分有利。
推荐二至调经颗粒【规 格】:3g/包
: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等6味中药组成
:滋阴益肾,养血调经。主治肾虚血亏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
:开水冲服。每次3—4包,每日2次。调经者于经后至排卵期之间。或遵医嘱
:应辩证后使用。忌食辛辣、生冷之物。
推荐二仙调经颗粒【规 格】:3g/包
:淫羊藿、仙茅、巴戟天、杜仲、黄芪等6味中药组成
:温肾助阳,益冲调经。主治肾阳虚损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
:开水冲服。每次3—4包,每日2次。调经者于经后至排卵期之间。或遵医嘱
:应辩证后使用。忌食辛辣、生冷之物
温馨提示
1.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存在疑惑,医院就诊,我们的医生会为您提供专业诊断和用药指导。
2.医院制剂中心所有自制剂需患者前来本院就诊,由医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开药后,方可购买,暂不提供网购服务,谢谢!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