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的中医治疗

汗证指以汗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以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汗证多因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遂、嗜食辛辣等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从而汗液外泄失常。其治当以固涩敛汗为法,肺卫不固证治以益气固表,心血不足证治以养血补心,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邪热郁蒸证则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朱良春从肾阳虚、湿郁阳虚辨治盗汗;周仲瑛从湿热、表卫不固论治,善用经方加减;路志正认为本病虚证虽多,实证也不少,虚实兼见更为常见,故临证应首辨病性、次定病位、分清正邪主从而辨证治疗,多从湿热辨治,兼以顾护阴液。

朱良春:二仙附桂龙牡汤

淫羊藿15g,仙茅10g,制附子10g,肉桂10g,生黄芪15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炒白芍9g,五味子9g,碧桃干5枚。

温补肾阳,益气固表敛汗。

盗汗,证属肾阳势微、卫气不固者。症见寝汗,寐则盗汗如洗,夜半醒来扪之冰手,面白神疲、形瘦、腰酸怯冷,伴恶寒肢冷、胸闷、气短、心悸、小便清长等症。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右尺难及。

朱老指出:“汗证固有阳虚阴虚之别,但不可拘泥于自汗必阳虚,盗汗必阴虚。”张景岳论汗证指出:“凡治阴汗者,当察气虚之微甚,微虚者,略扶正气,其汗自收;其虚者,非速救元气不可,即姜、桂、附子之属,必所当用。”方中用附子合“二仙”温运肾阳,以振奋诸脏阳气,培补肾阳外,其寓意妙在淫羊藿、仙茅“二仙”燮理阴阳,调和气血,用肉桂引火归元,息无根之火,助以龙骨、牡蛎滋潜,镇安已返之阳,勿使再浮。阳复阴应,阴阳交济还需炒白芍、五味子、碧桃干酸收敛降之品,敛肝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且能摄气归元。盖温阳之中加以收敛,乃得阴阳交济之功。方中附子伍黄芪为“芪附汤”,乃治自汗盗汗之名方,观《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治遂漏不止。乃附子既可温里,又能固表,不但能温里以固表,且能固表以温里,但附子只能温气,黄芪乃能补气,黄芪协附子,既能补气,又能温气。附子能通达上下,可升可降,可表可里,随所伍而异其用也。

周仲瑛:桂枝龙骨牡蛎汤合牡蛎散加减

炙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5g,煅龙骨(先煎)25g,煅牡蛎(先煎)30g,生黄芪20g,浮小麦30g,麻黄根10g,糯稻根20g,怀山药15g,焦白术10g,碧桃干15g,丹参12g。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汗证,证属表虚卫弱、营卫不和、阳不敛阴者。症见盗汗,无分冬夏,汗出肤冷,多发于夜半以后,湿透衣襟,怕冷,大便偏稀,舌质暗淡,苔淡黄薄腻,脉濡滑。

周老以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调阴阳,和营卫。其中,桂枝、白芍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寓“补阴求阳”之义;重用龙骨、牡蛎潜阳敛阴;并《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之牡蛎散(黄芪、麻黄根、牡蛎)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山药、白术健脾补肺;浮小麦、糯稻根、碧桃干固涩敛汗,加强止汗之功。

路志正:归脾汤合二至丸、生脉饮化裁

党参9g,黄芪9g,炒白术9g,云苓9g,当归12g,炒枣仁12g,天门冬9g,墨旱莲12g,广木香9g(后下),五味子6g。

调理心脾,滋阴益肾。

盗汗,证属心脾两虚、肾气不足者。症见盗汗日久,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四肢倦怠乏力,语声低怯,面色萎黄,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路老认为,本病乃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健,土不生金,肺卫失固,故汗液失统;肾主五液,加之真元不充,封藏不固,而致汗液泄越。治疗当取归脾汤合二至丸、生脉饮,其中党参、黄芪、炒白术、云苓、当归、炒枣仁健脾养心,墨旱莲、天门冬补肾填精,五味子敛阴,诸药合用,从而达到卫气充、阴津复、盗汗止的霍然效果。

好書推荐

首批国医大师诊病用方经验的集成之作

——《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1辑)》丛书编者推荐

在浩如烟海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之中,对其用方经验进行挖掘无疑是颇具临床实用价值的。“方从法立,以法统方”,名医经验用方既是其临床经验的结晶,更体现了其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学术思想与思维方法。而国医大师是名老中医的优秀代表,他们医德高尚、学术造诣精湛、实践经验丰富,代表着当代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系统地整理研究国医大师的专科专病用方经验,将其汇编成册,公之于众,既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需要,也是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翘首以盼的盛事。

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第1辑)系统全面地介绍首批30位国医大师独具匠心的临证思辨方法和遣方用药特色,以中医病证为纲、国医大师为目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分心脑病、肺系病、脾胃肝胆病、肾系病和气血津液与头身肢体病5个分册。在同一病证下,将各位国医大师独具特色的经验用方的组成、功效、主治、用法及其用药经验进行集中展示,便于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能领略国医大师们独具匠心的临证思辨方法和遣方用药技巧,去揣摩国医大师们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是本书不同于同类著作之处和其显著特色所在。

END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丛书(第1辑)·气血津液与头身肢体病分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宁泽璞,蔡铁如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

.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白癜风传染途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jj/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