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清羸疾
北京/温长路
苏耽佐郡时,
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
窗吟绝妙词。
——唐?严维
诗词赏析
苏耽,汉代道人,兼懂医道,人称“苏仙公”,是传说中的仙人。他教百姓穿井防疫、用药疗疾,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据《列仙传》载,他离家修道前曾对其母说:“明年天下大疫,庭中井水及橘树之叶服之立愈。”后果如其言,“橘井”之典故也因此而生。
本诗作者严维,隐居浙江桐庐,他写的这首诗,是赠给时任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的好友刘长卿的。他把刘比为苏耽,意为歌颂他惠政于民的功德。
健康话题
羸,指身体瘦弱,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运用相应的补药确实可以收到一定的疗效,有时甚至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很多人也都想趁着这个机会来“补一补”,不过“补”也是有讲究的。
?补虚要辨证
临床上,虚的病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不同,补药也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若药不对症,不仅达不到补的目的,治不好疾病,相反还有可能带出新的疾病来。也就是说,运用补药是有学问的,误补、滥补是会把健康人补出病来的。
气虚之证,一般表现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语音低微、大便溏泄、脱肛遗尿、子宫下垂、身肿汗出、舌淡苔白等症状,相应的补药有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蜂蜜、饴糖、红枣、甘草等。
血虚之证,一般表现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经延期、脉细且微等症状,相应的药物有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等。
阳虚则寒,一般表现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倦卧、腰膝酸软、尿频尿数、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汗出脉微等症状,相应的药物有鹿茸、巴戟天、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菟丝子、杜仲、核桃仁、冬虫夏草等。
阴虚则热,一般表现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脉细而数等症状,相应的药物有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板、鳖甲等。
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知识,至于针对某个人究竟应当如何辨证,属于哪种虚证,又虚在哪脏、哪腑,选择哪些药物组成处方,是一般人无法掌握的,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诊断后确定。千万不可想当然就“自治”起来,把所有可以用上的药都拿来服用,那十有八九是要吃出毛病的。
?无虚不可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中药、西药,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表现出的程度轻重不同罢了。加之中医最讲究的就是辨证,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用药的种类、数量、方法都是有区别的。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进补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要求,不少人食补不够还加药补,有补出效果的,也有补出毛病的。可这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普遍警惕和重视,因为不少人认为,补比泻好,因而从来不把过错归到“补”上来。
现实生活中,因使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甘草进补不当,补出口鼻出血、疮疖频发、烦躁失眠、神昏谵语的并不少见,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除中药以外,用西药补益的宣传也呈迅速扩展之势,品牌之多、广告之频,甚至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之感。故而,因补而发生的疾病也势必会大大增加,更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白癜风是什么样的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