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讨论
发表于30分钟前临证指南叶天士查看:回复:虚损又称虚劳,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侯的总称。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虚劳病名。《诸病源侯论·虚劳病诸侯》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原因及各类症状,对五劳、七伤的具体内容做了说明。
金元医家李杲重视脾胃内伤虚损,长于甘温补中;朱震亨重视肝肾精血亏虚,善用滋阴降火。明代薛己喜用八味、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汤治疗虚证。张介宾站在阴阳互根的角度,论述先天命门水火不足所致的虚损,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
而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重视扶正,总结出下面五点治疗虚损病的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下~
1、甘药培中因为甘药能益气健脾,化生精血,“培生生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培中则主张脾胃分治,脾阳虚以温补为宜,升阳为先;胃阴虚以养阴为宜,降胃为要。配用陈皮、半夏、茯苓、厚朴、麻仁等,务使补中有通。温补药中“少济以柔药”,如粳米、木瓜之类,以防劫阴。
私家车主熟地
为啥要“补中有通”啊?
临证指南叶天士
打个比方,你遇到塞车时有没有路怒过?把那一眼望不尽的车辆长龙比作补药,把城市道路比作人体十二经脉。哦,交警同志,咱大北京什么时候最容易堵车?
交警陈皮
上下班车辆最多的时候,或因为道路本身很窄车又多时,或有交通事故发生时,最容易堵车。这时候就需要交警来疏通道路。
交通文明志愿者茯苓
先生,是不是补药也一样啊?光补,补得太多了容易堵,一旦遇到气郁、血瘀、痰阻等就更容易造成壅补。
临证指南叶天士
孺子可教也
交通文明志愿者茯苓
谢谢先生夸奖
医院厚朴
私家车主阿胶
怪不得有些人一吃补药就难受,上火啊,烦躁啊,胸闷啊,原来是身体内交通堵塞,路怒了啊。
行走的三高
呜呜,那像俺这样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于一身的三高患者是不是身体道路堵塞特别严重?怎么办啊?
临证指南叶天士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调理好,不影响你健康长寿。你这种情况调理要分两步走,先祛邪后扶正。
打个比方,如果一间塞满杂物、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的旧屋子,想要重新装修、添置家具住人,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祛痰小能手半夏
打扫卫生~
临证指南叶天士
对。人也一样,首先要辨证论治地清理体内垃圾,然后再补。
行走的三高
多谢先生
医院厚朴
多谢先生指点
2、血肉填下常用猪骨髓、牛骨髓、羊骨髓、紫河车、龟板、鳖甲、鹿茸、鹿角胶、阿胶、羊肉等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气。若偏于肾阴虚佐以生地黄、熟地、麦门冬、天门冬、枸杞子、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知母、黄柏等凉润之品;偏于肾阳虚,佐以肉苁蓉、菟丝子、沙苑子、巴戟天、补骨脂、杜仲等柔剂阳药,而少用肉桂、附子等辛热之品以防劫伤阴精。另外,还配用敛补药物,如芡实、五味子、莲子、覆盆子、桑螵蛸等,以防肾精外泄。
3、兼顾下焦肾阳自下涵蒸,而脾阳始运筹;后台脾胃健旺,而先天精气得充。肾阳下损,久必延及中宫;反之,脾气中乏,久则亦会殃及下元。由此,治疗虚损要中下兼顾、脾肾双补。如在补脾药中常加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熟地、女贞子等;在补肾药中常加用人参、茯苓、山药、陈皮等,或服八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异功散等。
歌诀
苓桂术甘四味同,方名君子取谦冲。
增来陈夏痰涎涤,再入香砂痞满通。
水谷精微阴以化,阳和布护气斯充。
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
4、静养节欲偶认为虚损的成因皆是“因病致偏,偏久致损”,或因“烦劳伤气,纵欲伤精,他症失调,蔓延而致”,而“诵读身静心动,最易耗气损营”,“损怯之症,不加静养,损不肯复”。
故主张“劳损之症,急宜静养”,“远房帷,独居静室”,“山林静养”,“务宜怡悦开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协助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从而达到恢复精气神的目的。
患者无病
大夫,偶不相信自己没有病。偶好虚啊。
临证指南叶天士
你晓得不,你心肝脾肺肾都虚,尤其是心虚~
患者无病夫人
5、饮食调养对“药难奏功”的虚损患者,主张以饮食调养促其康复为主,并提出“食物自适,即胃喜补”的观点,通过饮食调养使虚损患者的胃气得以恢复,以辅药力直达病所。并最终实现“饮食增而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元之不足”的目的。
行走的脂肪肝
到底怎么吃饭才有营养啊?
临证指南叶天士
在家吃饭就有营养了。
行走的脂肪肝
......,整天忙于应酬,没办法在家吃啊。
临证指南叶天士
你是党员吗?
行走的脂肪肝
是啊。
临证指南叶天士
是党员就应发挥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每次应酬,好酒好菜都让给别人,你吃最朴素的窝窝头、青菜之类的~
行走的脂肪肝
高!实在是高!
医院厚朴
学生受教
转眼间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老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秋冬需要进补。但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常坐空调房,频饮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忌贸然进补。
而且现代和古代生活方式有较大区别,小康社会里的现代人很少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所以还是想提醒大家秋冬进补要适量,不然可真是要“秋天不减肥,春天徒伤悲了”~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
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参考书籍:
《中医各家学说》、《内经》、《时方歌括》、《张磊临证心得集》
--编辑:小半夏--
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
读经典诵明书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