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木木读百症赋2

木木读百症赋(2)

文:木木

排:木木

图:网络

这几天一直在赶作业

下个星期又要小测英语了十分难受

梅君前一阵子也遇到一些问题

更新慢了

十分抱歉

1,湿寒湿热下髎定

这是一条很神奇的条文,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而在这句话里只要是“湿”无论是“寒”还是“热”,都能通过下髎这个穴位清除。但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没有辨证,其辨在位置。具体来说,这个湿寒湿热都是处于下焦才能使用。之所以处于下焦,与肾阳有关,与膀胱气化有关。但无论怎么说都是祛湿。只要湿去了,寒会去,热也会去。这一个思想在治疗寒热夹杂中焦湿阻这一证候尤为重要。

而下焦的湿寒湿热,木木在应用彼时刚好在背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其中便有一章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记得那么熟真的是因为这名字特别酷炫)。所谓的下焦湿热,可体现在小便的频数短涩,也可以体现在大便不爽黏稠里急后重。而对于妇人,赤白带、月经提早延迟,都是湿着的症状。《病因赋》中又提到“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带下沙淋由于湿热。”因此,妇科病其实都可以用下髎这个穴。

下髎属于八髎穴之一。八髎最早就出现在了《素问·骨空论》“八髎在腰尻之间”。《骨空论》围绕骨空(即骨节交会处)讨论风、水、寒热的治法,对于关节疼痛有着十分深入的描述。在现代解剖学看来,八髎即骶丛神经出处,能够刺激该神经能使盆腔脏器产生反应(但这个反应一定是正向的吗?)。

总而言之,无论从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刺激八髎都是可以调节盆腔脏器功能。

至于怎么刺激八髎,可以使用小儿推拿的擦法,可以使用TDP(神灯),可以使用艾灸,也可以进行针刺。取穴有点难度,大家可以多摸摸让你多摸摸的人。定位可以根据国标,而在《高手过招》中对于次髎穴有:骶髂关节连线下3寸,督脉旁开1寸,手下有韧性处。注意,3寸针能全进,如果只能进一点,说明你没扎对位置。

曾治愈一患者,女,22岁。经期白带。腰骶部时有不适。处以温针灸八髎,次经期来时无不适。(但这个穴位就很尴尬,很尴尬)

(很想放一张大屁股上来,怕被封号)

2,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

“倦言嗜卧”即葛优瘫,是现代年轻人十分常有的症状。

很多人将这个看做是亚健康、疲劳过度什么的,而细想一下,为什么会处于一种怎么睡都睡不够,整个人浑身不在状态呢?很多年轻人持着自己年轻不去在意自己身体是不是真的健康,很多时候都能依靠年轻这一资本自愈。如果,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呢?或者说,总是去挑战自己的承受能力真的好吗?还是说,等他自身痊愈这个过程,就那么耗得起吗?

扯远了。

心主神明,即只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的问题,应该能往心(中医的心)上面去思考。睡眠、困倦、思考…这些涉及到神经活动的,都能从心论治。而提到心,从五行上,从同名经上,都可以联系到肾这一器官。另外在《灵枢·本神》中“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先天之精(肾)与神(心)关系密切,这两者构成了后面的神魂魄意志(对应五脏六腑)。

是不是所有神志病都应该基于心而论脏腑呢?这个很值得探讨。

又扯远了。

“倦言嗜卧”看起来像是一个虚证,因此使用通里大钟这两络穴(心经、肾经)沟通阴阳表里经从而达到经络调匀的状态。这种络穴配伍十分有意思。小接经、大接经、接经引气法,都可以基于这种经络循行周流的思路进行使用。

但其实“倦言嗜卧”也可以是一种实证。由虚生实,譬如脾虚生痰。由实生虚,譬如邪热入里导致里虚,像是少阴病。络穴是否能够是邪气归转,或者引入阳经的经气从而达到治疗?

在处方上,这种疲劳现象我更多使用归脾丸进行处理,效果十分好。而如果按照通里大钟二穴,其实可以用交泰丸(黄连肉桂),二至丸(墨旱莲、女贞子)或者半夏夏枯草的搭配,这些都是取阴阳交互的特性,当然具体我没有试过,不好说。

而在针灸上,我在处理“倦言嗜卧”症状时,会加上神门和太溪这两个原穴,构成“原络配穴”,效果十分好。

这一期的内容就更新到这里。

依旧用这段话结束~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方知玄理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林钊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jj/2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