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巧用中成药辨证甩掉顽固性失眠

蓝月提示:

健康靠自己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肝、肺、脾关系最为密切,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心最重要,心管肝肺脾。阴虚火旺,心血不足,神不能归心,则失眠心烦,口干口苦苔黄,用黄连阿胶汤,交通心肾,清心安神。其中鸡子黄不能小看,鸡子黄是悬于鸡蛋中,与心中的一滴血相象,半生不熟的鸡子黄能把阿胶、黄连、黄芩等诸药引向心脏,阿胶补心血,黄连黄芩苦能入心,白芍酸收入肝,木能生火也。肝血不足也会引起失眠,木生火,心为肝之子,肝血不足,心脏得不到肝血润养,就会心悸失眠。这类病人表现为肝不藏血,偏寒的多,失眠以1—3点最严重,多见于老年人,大病初愈者,以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酸收,补肝血,知母安神除烦,川芎疏肝活血,茯神渗湿健脾而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对于肝血不足的失眠有良效。有一类失眠病人,胆怯心悸,忧郁自悲,甚至白天见鬼,这类病人从肺论治,肺藏魄,魄不归肺也令人失眠,这类病人,常早上3-5点钟最难入睡。我用柴胡桂枝干姜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五行学说,肺金克木,故肺病先治肝,治肝以疏肝为主,所以小柴胡为主力,培士可生金,故可加甘麦大枣汤,百合固金汤。还有一类失眠从脾论治,这类病人失眠时间较长,病情缓,多伴有脾失健运证,如纳呆,身倦肢重,便溏,这类病人有一特点,入睡难,睡时思想连翩,思绪像放电影一样,这是意不守的表现,我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这类失眠。

失眠中医学称“不寐”,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中医对此病认识较早,《灵枢·大惑论》论述“目不瞑”的病机,认为是“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临证70余年,经验宏富,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常用治法,常用的依次为:益气养血(阴)法、疏肝和胃法、调理心脾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脾肾法、和解枢机(少阳)法、交通心肾(泻南补北)法、运(醒)脾和胃法、温胆安(育)神、和胃降浊(逆)法、清心宁神法、疏肝解郁法、益气固卫法、养血柔肝法等15法。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论述颇多。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因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以致经常不得入寐的一种病证。正如《伤寒六书》中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

失眠在《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中藏经》称“无眠”;《外台秘要》称“失眠”;《圣济总录》称“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则称“少寐”;《杂病广要》称之谓“不睡”。

可参考以后中成药治疗

(1)三宝丹

方源:研制方。

药物:熟地、山药、玄参、山萸肉、鹿茸、菟丝子、杜仲、人参、灵芝、当归、麦冬、菊花、丹参、赤芍、五味子、砂仁、龟板等。

功效:阴阳双补,清脑养心。

主治:肾气亏损所致的失眠多梦等诸症。

剂型:胶囊,每粒0.3g。

用法:口服,1次3~5粒,1日2次。

(2)天王补心丹

方源:明·洪基《摄生秘剖》方。

药物: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用于心阴不足,失眠多梦等诸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10g;小蜜丸,水蜜丸。

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1丸;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1日2~3次。阳虚寒盛、湿热内蕴者忌用。

(3)孔圣枕中丹

方源: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药物:龟板、龙骨、远志、菖蒲等。

功效:宁心安神,益智固肾。

主治:心肾不足所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健忘,惊悸不安等症。

剂型:丸剂(蜜丸或水丸)。

用法:口服,1次3~9g,1日2次。

(4)朱砂安神丸

方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方。

药物: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

功效:清心养血,镇惊安神。

主治:用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9g;水蜜丸;小蜜丸。

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9g;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1日1~2次。

(5)血府逐瘀丸

方源: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方。

药物: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枳壳、甘草、川芎、牛膝、桔梗。

功效:活血逐瘀,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蜜丸,每丸重9g。

用法:口服,1次1~2丸,1日2次。忌食辛冷。孕妇忌服。

(6)安神补心丸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及上海中药二厂研制方。

药物: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功效:养血滋阴,安神镇静。

主治: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剂型:浓缩丸,每15粒重2g。

用法:口服,1次15粒,1日3次。

(7)安神定志丸

方源: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方。

药物: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定志。

主治:惊恐不安,睡卧不宁,梦中惊跳怵惕等症。

剂型:蜜丸,每丸重6g;小蜜丸。

用法:口服,蜜丸1次1丸,1日3次;小蜜丸1次9g,1日2次。

(8)刺五加片

方源:研制方。

药物:刺五加。

功效:益智,补肾,安神。

主治:用于脾肾阳虚而致的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片剂,每片0.3g;冲剂,每袋27g。

用法:口服,片剂,1次5~8片,1日1~3次;冲剂,1次12g,每日2~3次。

(9)柏子养心丸

方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方。

药物:柏子仁、党参、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肉桂、五味子、半夏曲、甘草、朱砂。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

主治:用于心气虚寒而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9g;小蜜丸;水蜜丸,每粒重1g。

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1丸,小蜜丸1次9g;水蜜丸1次6g,1日2次。肝阳上亢者不宜服用。

(10)养血安神丸

方源:经验方。

药物:首乌藤、鸡血藤、熟地黄、合欢皮、墨旱莲、仙鹤草。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阴虚血亏而引起的失眠健忘、睡眠多梦等症。

剂型:浓缩丸,每粒重12g;片剂,每片重0.25g,每瓶装片。

用法:口服,浓缩丸,1次6g,1日3次;片剂,1次5片,1日3次。脾气虚、大便溏软、感冒发热者勿服。

(11)磁朱丸

方源: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药物:磁石、朱砂、六神曲。

功效:镇心,安神,明目。

主治:由心肾阴虚、心阳偏亢而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

剂型:小蜜丸、糊丸。

用法:口服,小蜜丸1次3g,1日3次;糊丸1次6g,1日2次,饭后开水送服。

(12)癫痫宁片

方源:昆明中药厂等研制方。

药物:马蹄香、甘松、石菖蒲、钩藤、牵牛子、千金子等。

功效: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癔病,癫痫。

剂型:片剂,每片重0.3g,相当生药3g。

用法:口服,成人1次1.2~1.8g,1日2~3次。儿童酌减。

(13)健儿乐

方源:研制方。

药物:甜菊、竹叶卷心、钩藤、山楂、白芍、鸡内金等。

功效:清热平肝,清心除烦,健脾消食。

主治:用于心肝热盛、脾失运化所致小儿夜惊夜啼,夜眠不宁等症。

剂型:颗粒剂,每瓶3g;冲服剂,每袋10g(两种规格含药量相同)。

用法:口服,因年龄大小而遵医嘱用。

(14)安神补脑液

方源:吉林敖东制药厂研制方。

药物:淫羊藿、何首乌、红枣、干姜等。

功效:健脑安神,生精补髓,益气养血。

主治:阴阳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等症。

剂型:每支10ml,每盒10支。

用法:口服,每次5~10ml,1日2~3次。

(15)眠安康口服液

方源:安徽康利医药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方。

药物:人参、白术、远志、茯神等。

功效:益气健脾,安神定志。

主治: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等症。

剂型:每支10ml。

用法:口服,每次5~10ml,1日2~3次。

(16)甜梦口服液

方源:中国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方。

药物:刺五加、党参、枸杞子、砂仁、泽泻、法半夏等。

功效:益气补肾,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脾肾亏虚而引起的失眠健忘等症。

剂型:每支10ml。

用法:口服,每次10~20ml,1日2次。

蓝月提示:健康无小事无病别侥幸你为自己健康都做什么了?

一天学一点,疾病离得远!

更多健康内容欢迎您







































白癜风优惠政策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jj/1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