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阅读本文预计需要流量:KB
请安心学习~
药典原文(版)
穿心莲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饮片: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1.来源项:广东、福建习惯采两次(8月、11月),第二次采收时必有果实或果壳(穿心莲果期10月)。药典性状只提茎、叶,所以在采割后,应加上“除去果实”或“除去杂质”。
2.性状项:穿心莲的鉴别特征有三:绿、硬、苦。
(1)绿是墨绿,茎、叶同样。药典只说了叶是绿色、灰绿色,我觉得不到位。中药里绿色的多了,象穿心莲那样深的绿色很少见。记载墨旱莲的茎叶时都说“墨绿色”,穿心莲绝对不比墨旱莲逊色。请老师们看下实物就知道了。关于茎,干脆什么颜色都不提。我觉得有问题,现在市场上穿心莲几乎全是茎,颜色多是浅绿色,甚至不绿(见图),我认为是提取残渣。但药典没规定茎的颜色,那么这些浅绿、不绿的也就合格啦。建议加写茎的颜色为墨绿色。
(2)硬:穿心莲的茎可不是“质脆,易折断”,它的坚硬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即使是直径2mm的细茎,想用拇指食指捏扁都得咬牙,还不一定捏得扁。因为穿心莲表皮外壁加厚,角质化,皮层外侧有厚角组织,于角隅处较多;木质部发达,木纤维多,木射线细胞只有1列。这些构造就是它坚硬的道理。提取残渣才是质脆易折断,易捏碎(4mm的茎两指一捏就碎)。
15版药典显微鉴别部分都是叶的特点(横切面、表面观),建议增加茎横切面显微鉴别。或把性状里的“质脆”改成“质硬”。
(3)诚如药典所说,穿心莲味极苦。现在商品只能说是微苦,有的嚼一会才觉得有点苦,所以我认为现在的穿心莲饮片几乎都是提取残渣。
注:图1~3是收藏近三十年的标本,现在看不到这样的穿心莲了。图4是近年穿心莲饮片,其中叶子还是在我们要求叶的含量后,供货商专门买了穿心莲叶掺进去的。茎叶颜色不一,味也不一(叶极苦)。
图1:穿心莲饮片(带果壳)
图2:穿心莲茎断面
图3:穿心莲茎叶都是墨绿色
图4:现在穿心莲商品(茎、叶)
作者:王满恩
编辑:李一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