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修行道人应遵循的九项修持方法

道讯法讯

1.四月十八日文昌助考暨紫微大帝圣诞法会通知

2.天师府初一、十五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3.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4.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皈依办理须知

5.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

...

《云笈七签》中谈到:"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故养生者慎物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矣。"

然而,要如何修道呢?

文中接着指出七条修道阶次: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直至得道,可为吾人参考。今天本文要强调的则是《诸真学要部》中所论之"九守"所指出的学道精神与方法,值得学习。

守和第一

圣人法天、法地,以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即言我们要要顺应天地、四时、阴阳、自然之道,所以老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守神第二

人之耳目何能久劳而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驰骋而不乏。所以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且必须"致虚极,守静笃"。另外,庄子也同样提到:"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守气第三

夫血气者人之华也,五藏者人之精也。能够守气则耳目精而视听明。所以,神农经曰:"食穀者智慧聪明,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

守仁第四

老君曰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正如《论语》颜渊篇提及:克己复礼为仁。而《荀子》不苟篇亦有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只是修道之守仁更加强调清静无为,而达到至人或真人之境界。

守简第五

圣人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蔽寒,适情辞馀,不贪多积。是言人之外物欲、内心慾愈少愈好,愈简单愈轻鬆。所以老子言:"见素抱朴,去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

守易第六

老君曰古之道者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正如易理中所谓了解变易的道理,而掌握简易和不易的本质,同时这也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哲学观。正是老子所提倡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或庄子言:"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守清第七

老君曰神者知之源也,神清即知明,神清意平乃能制物之情。静默恬淡所以养生也。所以老君清淨经云:"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守盈第八

老君曰天道极即盈,盈即损,日月是也,故圣人保冲气不敢自满。

这里的守盈其实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反者道之动"的意义。另外,也要求我们学道要虚怀若谷,谦受益、满招损,因为"道冲、而用之久不盈。"

守弱第九

老君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者也,故有若无,实若虚。是故圣人持养其神,和弱其气。故老子言:"夫惟不争,故天莫能与之争。","柔胜刚,弱胜强"。

依以上"九守",自然修行,当能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长生久视之目标。

嗣汉天师府

道教祖庭福生無量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龙虎山道教协会:-

⊙嗣汉天师府管委会:-

⊙平台运营弘道中心:-

⊙修行交流,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df/8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