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治疗经过:刘某,女,32岁,湖南长沙人,年1月25日,初诊。自述:28岁结婚,婚后一年顺利产下一子,30岁又产下一女,平素身体健康,体质好,但生完第二个孩子后,第三月开始来月经,月经量可,有大量血块,因产后体重比之前增加,医院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加锻炼减肥,后乳汁逐渐减少,后月经量逐渐减少,产后5月就没有母乳了,月经开始推后,有时推迟10天,有时半月,量少。刻下:上次月经推迟25天,月经量少1天干净,色暗,少腹刺痛明显,神疲乏力,怕冷四肢明显,体瘦,腰酸痛,心烦(因耳鸣烦躁),食欲差,两颧潮红,易怒,口干唇燥,面色萎黄,脱发明显,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诊断:月经推后量少
证属:脾肾两虚,阴阳气血皆不足,兼有瘀阻胞宫之证
治以:气血阴阳皆补,佐以温经散寒通络
方选:温经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
处方如下:
吴茱萸8克桂枝10克人参10克(冲服)川芎10克当归12克赤芍6克白芍10克炙甘草8克牡丹皮10克生姜3片(自备)半夏8克麦冬15克阿胶10克(冲服)细辛3克通草6克大枣30克怀牛膝20克磁石15克(先煎20分钟)女贞子墨旱莲各15克杜仲20克补骨脂20克核桃仁20克焦三仙各10克。15剂,每日一剂。清淡正常饮食为主(不要节食减肥)
近期病人带其妹妹来调理月经,自己谈及情况,告知服药后月经量变成4天干净,量比之前明显增多,诸证明显减轻,后自己又自行购买20剂,后基本恢复至以前正常月经情况,但是如果劳累后,腰痛仍有,但是比之前也要好很多。
总结分析:此病例中医诊断为月经推后量少之病。该病由于产后调护不当所致,加之平素饮食失常,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日久,累及于肝肾,气血精不足,即不能上荣于上,又不能藏精血于下,气血虚弱,因虚易致瘀滞,气虚日久累及于阳,血虚日久累及于阴,气血阴阳皆不足,故而又易感外来寒邪入侵经脉。阴血不足故而月经量少1天干净,且推后;气血不足,不荣于肌肤,头面----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脱发明显,体瘦;气血阴阳不足,经络空虚,寒邪入里--怕冷四肢明显;肝肾精血不足,外荣于肾中外府腰--腰酸痛,不能上荣于肾窍耳—耳鸣;脾胃阳气不足,不能运化--食欲差;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两颧潮红,易怒;因虚致瘀,气血瘀滞不通--口干唇燥,色暗,少腹刺痛。故辨证证属:脾肾两虚,阴阳气血皆不足,兼有瘀阻胞宫之证,治以:气血阴阳皆补,佐以温经散寒通络;方选:温经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温经汤气血阴阳并补,温经散寒化瘀滞;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补血温经散寒通络;加怀牛膝、磁石、女贞、墨旱莲、杜仲、补骨脂、核桃仁填精补肾,肾中精气旺;加焦三仙,健脾助运化,使全方补而不滋,滋而不腻,如此气血足,精血有藏,阴阳合则能外荣于肌肤,上荣于头面;精血富藏于肝肾,则经血藏泄复常;方证相对,故而取效。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仅供教学及临床参考。
2:本文所涉及方药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3:如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