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18年夏季,我看一女患者,为一上市公司股东,当时公司出新产品压力重重,几乎天天开会。
有一天,她开会开到一半,就觉得人要不行了,胸闷气短,心慌,感觉要憋过去了。
于是赶紧联系我,问可以扎一针,让她缓解一下。
我说可以。
于是会议开半道,就让司机送到诊室来。
来了,我就让她躺治疗床上。
我是知道她的情况的,一家四口,常来开药针灸。
也知道她那会儿压力巨大,也曾出现过胸闷气短经我用药及针灸治疗缓解。
但是她的工作状态就是那样,因此症状时常会反复。
她一到,我就知道,她心里烦,焦虑,压力大。
这是急火,火生风,内风攻心则悸动。
我说,我只能给你放放气儿,劝过你很多次,该放手的东西放手,但是你放不了,有责任在。
没多说,针了内关、公孙、膻中。
留针半小时。
人就缓过来了,说,没你这针,这会我就开不了了。
取完针又接着去开会了。
心痛1
年,我在广州上班,需要上门针灸,因为是在家庭病床部上班。
当时,那是一位男性中风患者,卧床。
平素,我就按教材处方扎针。
但当天,他突然说心脏疼痛。
我没有多想,当下立即在他左内关穴进针。
左手用关闭法,在内关下方按压,阻止针感向指尖传导,同时右手行青龙摆尾法。
不多时,针感即传到心脏,心痛当下缓解。
心痛2
某女年9月14号初诊
主诉:反复胸口痛两月余
现病:彩超查三尖瓣反流,素有心悸心慌,易腹泻,体瘦,经前两天偏头痛,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诊断:胸痹
盐牛膝15山萸肉10五味子6
女贞子30墨旱莲20
桑叶10山药15芡实10莲子10
七剂
温针一次,内关、公孙、复溜、阴郄、足三里
按:
这次心痛发作之前,有因痛经并有经行头痛来找我看过诊。这次是持续两月的心痛,医院就诊过,对症服用过药,无效。
让笔者开中药治疗看看,但我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一秒内的直觉反应,是应该针灸治疗,更快。
患者惧针,我说,我手法很轻柔,你请放心,不痛。
我习惯取八脉交汇穴治病,这个心脏的问题,毫无疑问,是要取内关、公孙穴对的。
阴郄是郄穴,加强活血
复溜滋肾阴
足三里补气
理解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高估了患者的惧针程度,痛域实在是太低了。
仅扎了左内关,患者就大喊大叫,用哭腔说,范医生,我不针了。
但是,过了几秒钟后,她咦了一声,心脏不痛了。
我说,那就只扎一针吧,留针二十分钟。
随后四个月随访未再心痛。
后于年1月14号,去高原旅行,一下飞机即高反住院,心痛再次发作,出院后回深找我诊治,同样再针内关一针,心痛即止,至今未发。
胃痛
年夏,我去广州参加一个小型的学术会。
途中,有一师弟,突然胃痛,坐在室外的椅子上,弯腰蜷身,问我:师兄,怎么办?
我把了一个脉,紧——当血管受到寒冷刺激时,会收缩,一收缩则成紧张状态。
胃中受凉。
人是瘦型的,手凉。
我说你坐好,我给你扎一针。
取穴左足三里。
左边方便我右手操作。
我先用左手,在足三里下方,用力按压,以关闭经气的下行。
右手入针,先提插催气。
得气后,稍退针,把针身向下压,再左右轻轻摇摆,行青龙摆尾手法。
慢慢,经气上向传导。
我问他,走到哪了?
他说,到大腿了。
我又加力行针,再问,到哪了?
他说,到大腿根了。
然后就卡在大腿根不走了,但是他的胃痛开始慢慢缓解,慢慢能直起身子了。
等身子稍直时,经气就走到胃了。
胃也就不痛了。
腹痛
三四年前,我有一位小患者约三岁,经常都是腹痛高热咳嗽找我看病。
大体行气化湿用药后,即痛止热退。
有一次,刚治好了没一天,又开始高热不退。
那天下午,我正好出门吃饭,她请求我可不可以来餐馆找我给开张方救急,因为住得不是很远,我就答应了。
本身,我是不愿意在诊室之外看病的。
但那天,小朋友,腹痛腹胀,很严重。
于是,在等菜的时候,她抱着孩子过来了,我在餐馆门口,直接给看了一下,舌红苔腻。
腹痛腹胀,肚子鼓得像皮球,摸着肚皮感觉发烫,肠道湿热兼气滞。
我在出门前,就拿了一排针,于是经过沟通后,当场就给他扎了足三里,小朋友这几个月在我这看病,都非常配合的,也很听我的话。
扎的时候,他没有哭。
因为他很明显地感觉到腹部不痛了。
仅行针十几秒就拔了。
小孩的针感特别敏锐,得气感也非常好,随拔随应。
马上就见效了。
但是回家后,当晚,又开始腹痛腹胀。
就马上去住院了。
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住院期间排查过敏源。
这是事后几天,家长跟我反馈的,很诚恳。
说:不关范医生的医术水平问题,是他家孩子有很严重的牛奶过敏,是住院后查出来的。
只要一喝牛奶,就引起肠炎。
当天针后,晚上,他还是喝了牛奶,就再次引起腹痛腹胀。
确实,是有这种对牛奶严重过敏的人士,后来,家长给孩子换了深度水解奶粉后,才慢慢缓解,又移时一年,连水解奶粉亦过敏,最终断奶。
我在临床中,碰到过的最严重的一个牛奶过敏,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侨的孩子。
她在就诊时,跟我强调她的孩子牛奶过敏。
过敏到什么程度?
只要有牛奶滴到小孩的皮肤上,那片皮肤马上就红肿热痛。
当时我听完,心中一片讶然,把这个事儿,深深地刻在脑中。
关于听觉
当我们睡着的时候
可能你爱人晚上敲敲起夜,或者起来吃东西,发出过很多噪声
但你次日醒来后,却并未感觉到晚上的声音,否则的话,就被吵醒了,对不对?
睡着的时候,阳气入于阴,听觉也被收进去了,听觉神经的灵敏度自然下降了。
反过来理解,如果阳不入于阴呢?
听觉就浮出来的,而且,比正常时,浮出得更多,会出现什么情况?
就是听觉过于敏锐,什么声音,都被放大。
哪怕你爱人在隔壁用最小的声音看电视,你仍然觉得十分吵闹。
这就是阳不入阴,且浮于外,听觉神经亢奋。
多半伴有入睡困难的症状。
我仅有的一次体会,是在我初二那年的暑假,我连续发了一个星期的烧,高烧不退的时候,外界的一切声音,对于我来说,都是震耳欲聋。
范怨武以医会友,唔使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