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互联网到消费互联网,在2C的行业里,流量一直是中国商业的主旋律。大部分商业机会都在流量结构的变化和用户的迁移中诞生。
过去两年新品牌的崛起也是一样。但品牌们高速增长所仰赖的内容平台和新流量,也逐渐趋于成熟。
当所有人都开始涌入抖音、B站等新媒介平台,红利越来越小的时候,如何思考内容平台新的价值点和品牌成长的新机会?
近日,“浪潮新消费X峰瑞资本”新媒介与新品牌闭门会在上海举行,30多位消费创业者、投资人参与,围绕媒介平台的演进、新的价值点,以及品牌在内容层面核心能力的构建,进行了4个多小时的深度复盘和探讨。
“抖音的发展逻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给消费企业借鉴的,因为整个媒介和流量平台的变化,让现在做品牌越来越像做APP。”
其中,峰瑞资本副总裁陈哲从流量结构变化的视角出发,深度分享了抖音等流量平台的增长逻辑、新品牌成长路径的变化,以及今天仍然适用的五大品牌增长策略。
加入峰瑞资本之前,陈哲就职于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并曾就职于网易游戏、滴滴出行。
以下节选部分精彩内容,希望能带来新的思考角度。
峰瑞资本陈哲:做品牌越来越像做APP,消费品如何向超级APP学增长?
来源:浪潮新消费
口述
陈哲
整理
黄斯理
大家好,我是陈哲,加入峰瑞资本之前,我在字节跳动的战投部,负责文娱相关的战略投资。在峰瑞,我主要看文娱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01/
流量结构变化视角下的消费品创业机会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新媒介与新品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
这是我们峰瑞内部看消费的一个共识:目前,整个中国消费品的创业处在一个三圈聚合的机遇期。
第一,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急速的经济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电商的渗透率是全球最高的。
在年,中国的电商渗透率能占大概35%,并且预计能在未来五年之内上升到60%左右。美国目前只有1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是非常快的。
第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的供应链,这是中国过去40年间,在成熟产业链中占据加工环节的结果,所以很多品类我们都能快速出新。受今年疫情影响,很多之前在往外流的供应链又重新回来了。
这两个点造成的结果就是今天我们口中的消费升级和品类升级。
这里面还有一个变量,就是互联网开始进入到消费零售的领域里,整个围绕消费的基础设施也纷纷被搭建起来,包括我们熟悉的线上支付、新内容平台、物流体系等等,为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提供坚实的基础。
所以,现在是中国消费品创业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
我刚刚提到,中国的电商渗透率很高。其实这不仅仅体现在整体电商规模的飞快增长,它的内部结构也是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我们研究了电商平台的发展与迭代,可以看到淘宝整体的市占率被压缩,反而是天猫和京东开始占据比较领先的地位。同时,拼多多异军突起,它在整个电商市场的份额正在倍增。
这里我希望大家记住两个时间点:
第一个是年,拼多多GMV快速增长的元年。第二个是年,京东GMV快速增长的转折点。
除了电商品牌的变化,流量结构也在同步变化。
峰瑞内部分析了过去五六年中国超级APP的用户时长占比变化,这里面的两个关节点,也是分别发生在年和年: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