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怎么做我的方法对了吗哈佛老师来解

“娃全程坐不住,要如何吸引他读绘本?”

“让他安坐比读书感觉都难。”

“书拿出来,他刚翻一页就把书撕碎了。”

“我家根本坐不住,没有几分钟马上分神了。”

在小小神经元的家长交流群里,家长们经常反映在读绘本、做游戏等干预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家长干预了三个月,孩子进步就特别大,有的家长干预了大半年,孩子的变化却不是很明显。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家长的干预方法技巧还没有熟练应用——不能很好地把干预技巧运用在多变复杂的干预实操中,导致干预的效率非常低,孩子进步也就不明显了。

因为干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家长很可能会没有注意到孩子有意无意释放出来的沟通信号,错失干预良机,此时就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为此小小神经元特别举办了一次实操大赛,哈佛佟老师和BCBA吴老师领衔所有老师对家长提交的干预视频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鼓励,让家长更有效地开展家庭干预。

小元老师也总结了本次获奖的优秀家长在干预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和亮点,供大家学习参考,不断优化自己的干预活动。(为保护家长和孩子的隐私,以下视频采用翻拍的方式)

1、积极的干预状态

专家点评:CC妈妈的语言太富有感染力了!

家长和孩子互动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孩子的反应,并通过身体、表情、语言等传递出一些信号,让孩子能更方便地捕捉信号,回应家长。

家长要积极地发起沟通的信号,可以通过微笑、身体向孩子前倾等方式等待孩子的回应。当孩子回应后,家长可以给予及时的赞美,为孩子点赞。

家长们在和孩子们互动中的状态是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孩子可以敏感地感受到家长的喜悦、愉快、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所以家长们在和孩子做互动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2、冷静处理突发情绪

专家点评:小吉妈妈完美演绎了如何应对孩子突发的情绪问题!

平时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发脾气、闹情绪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当孩子闹脾气时,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保持冷静,不要因为孩子闹脾气了而变得心烦意乱,或者在和孩子沟通时放大嗓门。

家长应该保持温柔的态度,继续有条不紊地与孩子沟通游戏规则,并且鼓励孩子继续游戏。

如果孩子还是继续哭闹,家长们也不能因为孩子发脾气就妥协。家长的坚持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当家长们一次、两次、很多次都能坚持不妥协,孩子们就能很快止住哭闹了。

3、丰富游戏形式

专家点评:彦彦妈妈把儿歌融入游戏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干预形式!

有研究证明使用音乐干预可以改善孩子的社交行为和语言发展。因为孩子可能对韵律和节拍比较敏感,使用固定的音乐节拍重复一些句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需要学习的词语。

视频中,家长选择的儿歌语言重复,只有简单的数字上的递增作为改变,是非常合适的、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游戏常规玩法的好办法。

家长通过重复语言和游戏行为,每一次都用相同的游戏方式展示给孩子看。渐渐地,孩子就会熟悉这样的互动方式。

家庭干预的本质,就是帮助家长们在了解社交沟通重要性的基础上,教给家长一些与孩子沟通策略与技巧。

在家庭干预中,家长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和对待孩子的耐心,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这样家长们就能为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发育养料。

我们新的一届实操大赛即将开始,同样的老师们会继续分享优秀的家庭干预实操案例,并结合科学的理论知识给出点评指导,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为确保点评质量,本次活动仅限小小神经元正课家长参加,活动详情参见群内通知,欢迎大家踊跃参赛。

其他家长朋友想观看本次大赛直播活动,可以报名第15期体验营课程,即可获得观赛资格。

推荐内容点击下面图片阅读

觉得有用就点个赞支持我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7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