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口腔溃疡用甘露饮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甘露饮   甘露饮子,宋·《阎氏小儿方论》,宋·《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名“甘露饮”。   熟地黄、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黄芩、石斛、枳壳、炙甘草、茵陈各10g。   上药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6克),水煎温服;牙齿动摇,牙龈腥热,含漱后服。成人亦可按常规剂量酌定各药用量。   滋阴清热,行气利湿。   心胃之热上冲,牙宣口气,牙龈肿烂,时出脓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牙龈脓肿、口腔溃疡、慢性咽炎、麦粒肿等五官诸疾;又用于治疗糖尿病,咯血、吐血、衄血等内科病症。   1复发性口腔溃疡:本方加减内服并外敷血竭末,治疗阴虚火旺、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68例。外治法:局部敷血竭末适量,直至局部溃疡愈合。以临床症状改善和复发程度评定疗效,以15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2%。(《湖南中医杂志》年第6期)   2.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本方治疗化疗引致的口腔溃疡50例(治疗组),对照组50例应用维生素B2、甲硝唑(灭滴灵)加西瓜霜治疗。以主要症状变化评定疗效,7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河北中医》年第3期)   3.肥大性龈炎:本方为主配合超声波洁治术治疗肥大性龈炎31例。以见效后长期复发与否评定疗效,7日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2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经1~3年随访,个别患者有复发倾向,但症状轻,病程短,再治效果满意。(《中国民间疗法》年第8卷第8期)   4.复发性麦粒肿:本方加减治疗复发性麦粒肿82例。以主要症状变化评定疗效,5~1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68例87只眼,好转12例23只眼,无效2例4只眼。治愈率76.3%,有效率为96.5%。(《中国民间疗法》年第2期)   甘露饮子以滋阴为主,兼以清热祛湿、破气降逆之品,使肺胃布律洒陈而如甘露,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炎引起之五官疾病。本方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阴虚、湿热内蕴,脾胃阴亏则当治以甘寒滋润,然甘寒滋润则有碍于湿热;湿热内蕴,当治以轻利,然轻利之品又有伤阴之弊。   素体阳虚,口腔溃疡日久难愈,肢冷,腰膝酸楚,溲清,舌嫩有齿痕,脉沉细等肾阳不足,阴损反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之证,不宜用此方。   临床报道本方加减可治疗湿热型糖尿病,伴阴津损伤者加玄参、苍术、全瓜蒌,苔厚腻者加佩兰,饥饿感重者加生石膏;伴气机阻滞者加柴胡、厚朴、陈皮、白芍、玉竹、知母;伴气阴两伤者加黄芪、太子参、山药、佩兰、玉竹;伴瘀血阻络者加当归、牡丹皮、赤芍、菊花、丹参、白茅根、生三七粉;伴肝肾亏虚者加玄参、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牛膝、白茅根、侧柏叶。亦有本方加减治疗喉痹、消渴、胃痛、淋证、湿热阳痿、慢性浅表性胃炎、糖尿病等内科、男科病等病症的临床经验报道。   甘露二冬二地均,芩枇只斛与茵陈,合和甘草平胃热,口烂龈糜吐衄珍。

这个大招就是涌泉穴外敷,用黄连和吴茱萸的粉末,按照1:1的比例混合配好,用醋调匀,最后调成糊状,睡前敷在双脚的涌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拿下来。

材料的选择,首先黄连和吴茱萸要打粉,药房、淘宝都可以办到;醋可以是白醋,也可以是黑醋;调成糊状后,可以用创可贴外敷,还可以用空白的贴敷贴外敷,也可以用白纱布覆盖,医用胶布固定(友情提示,透明胶带固定不住哦)。

西医理念

咱接着说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其实就是良性的口腔黏膜损害。溃疡的部位多发生在唇周、舌边、脸颊、软腭等部位。创面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灼痛。不治疗的情况下,一般7~10天左右可自行愈合。溃疡有“黄、红、凹、痛”的特征,溃疡表面覆有一层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中央凹陷,基底赤红柔软,周围有红肿。严重的甚至连成一片形成糜烂。西医认为口腔溃疡的主要病因有免疫功能异常、口腔菌群紊乱、微循环改变、微量元素的缺乏、遗传因素以及心理因素例如精神紧张、压力大、环境不适应等。

中医理念

口腔溃疡中医叫口疮、口糜、口疳等等。关于口腔溃疡的病因,古代医家有很多的论述。《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诸病源候论》云:“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中华口腔科学》将口腔溃疡分为脾胃伏火型、心火上炎型、肝郁蕴热型、阴虚火旺型、脾虚湿困型、气血两虚型,一共六种症型。

上面介绍的涌泉穴位贴敷方子是治疗阴虚火旺型的口腔溃疡,其根本是虚火上炎导致的。这种口腔溃疡实际上常常多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既然是因为火热上炎导致的,那我们让火下行回到原本的位置就好啦!就是中医讲的“引火下行”“引火归元”。

为什么选择涌泉穴?

首先是因为涌泉穴是肾经穴位。

其次,涌泉还是五腧穴的井穴。《灵枢·本输》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井穴在手足的末端,比喻是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也是全身唯一与地相接应的穴位。可以借助药力由此引上浮之火下行归原。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五脏之火皆可由此下行。

还有,《针灸穴名解》曰:“按少阴居人身六经之最里,本穴又为全身孔穴最下,承至阴之静……而作涌泉之动……少阴根于涌泉,即犹天一之水由地下涌出……如伤寒病之回阳,以足心转热为断。本穴多治头、胸之病。用以引热下行也。”

最后,《口齿类要·口疮》云:“口疮,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

根据这些理论及古籍指导,选择了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心,在第2、3脚趾趾缝和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方义

黄连、吴茱萸是中药方剂中经典的药对,经常成对儿出现。黄连、吴茱萸最著名的方剂当属左金丸,朱震亨创制而成,载于《丹溪心法》中,黄连、吴茱萸按照6∶1的比例配伍组成。后来又演变出了不同的比例,甘露散(黄连、吴茱萸2∶1),反左金丸(黄连、吴茱萸1∶6),黄连丸(黄连、吴茱萸1∶1)等等,这些演变而来的方子还是具有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特点。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擅长治疗痈肿疖疮。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吴茱萸辛苦而温,主入肝经,入肝散肝郁,既能制约黄连的苦寒,还能带领黄连入肝经(黄连归经中是不包含肝经的);此外吴茱萸还有引火下行的作用,把上越之火引导回归到命门之中,就是《本草纲目》记载吴茱萸:“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

黄连、吴茱萸贴敷涌泉,治疗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慢性口疮。

口腔溃疡外治方法get!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5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