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中医妇科名家吴承玉教授的医案,特别能体现中医对身体的看法,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更了解中医,也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林某,女,32岁,年6月25日初诊。(大家注意好每个时间)
近1年来每次月经均推迟7-10天,末次月经时间是6月17日,经量适中,挾有血块。面部有黄褐斑,面色发暗无光,总感觉腹胀,吃东西的量减少;最近常感觉腰膝酸软,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发怒,舌苔薄白,舌质暗紫,脉细弦。
中医辨证属:肝肾精血亏虚,肝脾不调,气血不畅。治拟经前疏肝健脾,理气调血;经后养肝益肾,调肝运脾。
患者第一次看病的时候正是经后期,所以拟经后方:柴胡、红花、广郁金、赤芍、白芍、当归、川芎、丹皮、旱莲草、女贞子、川续断、菟丝子各10g,茯苓、炒白术、桑寄生、益母草各15g,炙甘草6g,水煎服,1剂/d。
7月9日复诊:正值经前期,情绪较前改善,不那么急躁,但偶尔容易感觉精神疲惫,其它症状也都有所改善。
拟经前方:柴胡、广郁金、赤芍、当归、川芎、陈皮、苏梗、莪术、失笑散、制香附、乌药各10g,茯苓、益母草、鸡血藤、生白术各15g,炙甘草6g。水煎服,1剂/d。
以上方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前后调治3个月经周期,情绪稳定,月经正常,面色转好,黄褐斑也消失了。
吴教授根据经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药,使身体气的运动通畅,血海按时满溢,月经正常。
这是具体的分析:
这位患者因为精神情绪不顺,肝郁气滞,肝气犯脾,就总是腹胀,不想吃东西。
气不宣达,血为气滞,冲任二经不通畅,气血运行慢,时间长了气血生化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就导致了月经推后。
同时气血运行不畅也导致了面部晦暗、黄褐斑等,后来月经调好了,黄褐斑就没了。
治疗时重在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健脾和营,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经期前后两方均用了柴胡、广郁金、赤芍、当归、川芎、茯苓、益母草、白术、炙甘草。
柴胡、广郁金疏肝解郁,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白术健脾利湿,益母草活血通经。
经前方还用了陈皮、苏梗、莪术、失笑散、制香附、乌药、鸡血藤、生白术,主要是用来行气化瘀,通利血脉;
经后方还用了白芍、丹皮、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川续断、红花、桑寄生,主要是用来补益肝肾,养血活血。
《傅青主女科》里说:「妇科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经不调则百病丛生。」
月经是女性身体整体气血的体现,这里患者的黄褐斑和消化问题是因为身体气血流通不畅导致的,虽然是在调月经的问题,但其实是在调身体整体的气血。
月经好了,就说明身体的气血已经被调到了正常,黄褐斑也就没了,消化吸收正常,脸色也会更加红润有光泽。
除了案例,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月经调理:
如果我们身体气机不顺,气滞、气郁,气都堵在身体里,就容易感觉胸闷,胸两侧疼痛,或者乳腺增生,容易不开心。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血来涵养周身,血瘀、血虚,血不够用,就容易出现皱纹、掉头发、色斑、毛孔粗大、皮肤萎黄、黯淡、干燥等。如果我们阳气不足,身体得不到温煦,就容易小腹凉,手脚凉,怕冷,痛经等中医的智慧月经前后用两个方子中医认为人的阴阳气血是不断运动变化的,除了夏天阳气浮于体表,冬天阳气藏于体内之外等,还有很多运动变化。因为身体生理结构不同,女性有大姨妈的存在,而大姨妈每个月都要带走身体宝贵的气血。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身体也会周期性的调节各部分功能,比如快来月经的时候就多造血,保证月经后身体不会因为总体血变少就影响身体的正常。在一整个月经周期里,身体的阴阳消长、气血盈亏就像月亮一样,是有一个规律性变化的,我们只有尊重这个变化,跟随这个变化,该补时补,该泄时泄,顺应身体的藏泄,调养起来才更能事半功倍。月经身体的变化可以分为四期:月经期:开始流血到流血结束
节能保暖,暖宫活血
为了保证大姨妈顺利排出,月经期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不要伤害气血;同时暖宫活血,帮助子宫的瘀血排干净。
经后期:月经结束后的1~7天
滋阴补血
月经干净后到排卵之前的这段时间,也叫阴长期,此时阴血损失较大,体内血虚,最需要滋阴补血,这时候可以吃一些滋阴补血的东西。
排卵期:月经干净的第8~14天
补肾、温补气血
排卵期不仅要继续补气血,还需要补肾阳,以助卵子排出更有力量。而且肾藏精,精血同源,肾好了,气血也能补养起来。
经前期:排卵后至下次月经开始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经前期,在没有受孕的情况下,之前胞宫募集的阴血无所用,开始淤积,阳气渐渐变得旺盛。此时容易气血不通,此时吃些疏肝理气的食物,有助于月经顺利到来。
大家平常自己调理、养生时也遵循这个规律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还有节气和季节的变化,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身体气血运动的规律。
夏至姨妈福袋:给你的大姨妈来个最适合的调理方案!我们这四年来,会根据用户的姨妈测试结果和节气特点,定制专属于她的姨妈福袋。这一次,是夏至福袋开始预售了。夏至姨妈福袋是根据夏至节气特点+月经四期原则+你的姨妈测试结果+还有你留言写的特殊需求(比如吃素、不吃糖等等),为你综合定制的一个月经周期(28天)的养生食疗产品。月经四个时期每段时间的品都不一样!只为了更适合身体的需求。夏至节气特点+养生原则??每个福袋都有5个产品,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一共元(比分开买便宜多了)。足够你吃4周,并且还有专门的折页(如果丢失可以找客服要电子版)指导你在月经的什么时间段该用什么。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如果还不知道自己的姨妈类型也可以先做个小测试:超准姨妈测试:找到你身体的最根本痛点!活法儿联合中医专家做的姨妈健康测试,超过万人测试用过了,你适合怎么样从内开始调理,做个测试就知道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根本痛点入手调理身体,事半功倍。我们把女性大姨妈分为12型,除了健康型的姨妈外,还有11个类型。1.上热下寒型——心肾不交、肝脾不调这种人特别多,占测试的50%以上,通常因为肾阳不足或心阴不足,肾水不能上交于心火,心火不能向下温煦肾水,导致心火旺盛出现上火、脸上长痘、口腔溃疡、口臭、烦躁、失眠、入睡慢等。下焦有寒(脚凉、小腹凉、宫寒、胃寒、便溏、白带多、月经迟来、痛经、月经量少、有血块、经血颜色发暗等)。还有一部分因为肝气郁滞、脾胃升清降浊能力不足,堵塞了上下交通的道路,出现热盛于上、寒滞于下的表现。2.肝郁脾虚型——肝气郁滞、脾虚湿重肝郁脾虚多因情绪问题所导致,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郁滞。而肝木克脾土,进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或饮食不节、长期过度劳累,损伤脾气,导致脾虚湿重,影响肝气疏泄而成。3.寒凝血瘀型——阳气不足,血寒血瘀血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长期过食生冷寒凉、不注意保暖等寒气滞留血脉,导致血脉瘀阻不通,常表现为怕冷、喜欢温暖,胃部和小腹发凉、手脚冰凉、容易便溏,月经迟来、痛经、月经量少、经血色暗、有血块。4.肝郁血瘀型——肝气郁滞、血瘀不畅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长期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导致气机郁滞,气血不行导致血瘀。一般表现为情绪不畅、偏头痛、皮肤粗糙、乳房及小腹胀痛、刺痛,睡眠差,易疲乏、消化不良;常伴有经前烦躁、乳房胀、月经有血块、痛经。5.脾虚湿热型——脾气虚弱、湿热重脾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运化水湿都靠它,长期饮食不节制、思虑过度等导致脾虚,引起气血不足、湿气重;一般表现为饭后容易腹胀,便溏,大便黏马桶或大便黏滞(有便意,排出费劲,大便不干不硬),白带过多、颜色偏黄、黏稠,容易疲乏,头昏脑涨、面部爱出油、口苦、口黏腻,月经量或多或少。6.气血两虚型——脾胃虚弱、过度消耗导致气血两虚的原因,可能是气血的过度消耗,如慢性疲劳、久病、失血过多,也可能是脾胃虚弱、饮食不调,导致气血生成不足。一般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睡眠不好,食欲不佳、面色苍白无华,指甲色淡、白带多。常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色淡,经水清稀、月经淋漓不净。7.肝郁有热型——肝气久郁化热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使肝气郁滞,久而化热。通常表现为烦躁易怒、睡眠不好、胸胁胀闷不舒、乳房和小腹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月经提前、月经量少、血色鲜红、有血块、痛经。8.虚寒型——阳虚体寒、气血不足因为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不足,不能及时将外寒、内寒驱除体外,最终导致阴寒内盛。一般表现为怕冷、胃部和小腹发凉、吃寒凉食物后容易腹痛腹泻、手脚冰凉,面色白、舌淡苔白、白带清稀、大便稀薄、小便清长、口不渴、乏力喜卧;常伴有月经迟来、量少、痛经(得温缓解)、经血有血块。9.虚热——气血不足生内热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操劳过度、长期熬夜等,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不足而生内热。表现为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午后潮热,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腰酸耳鸣,舌红苔少,口腔溃疡。月经提前或错后,月经量少,色红质稠。10.脾虚有瘀——气血不足、血流不畅多因饮食不调、过度消耗导致脾虚、气血不足;而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当气血亏虚时会引起气血流通不畅,造成血瘀。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疲惫、身体乏力、容易腹胀、腹痛、大便不调,时而便溏时而便秘。常伴有月经不调、痛经、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白带过多。11.肝郁血寒——肝气不舒、血寒血瘀多因情绪不畅导致肝气郁滞,血行不畅,又因不避寒凉,使寒邪滞留于血脉,引起血寒。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不佳、偏头痛、怕冷、手脚冰凉;常伴有月经迟来、痛经、月经量少、经血色暗、有血块。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如果你做测试,里面的结果页会更为详细??会帮助你了解身体现状的形成原因、问题特点、注意事项、和具体的每个小问题的原因分析。扫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