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兵经典奇案治愈子宫肌瘤附特效方

导读: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古老的中医没有“子宫肌瘤”这个术语,归属于“癥瘕”(肚内结块病)范畴。而“癥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气血失调有关。

一、概述:

1、病因:中医讲解“癥瘕”时认为妇人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势必伤及七情,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气血失调,气滞血淤,淤积日久,则可为“癥瘕”。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2、症状: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明显症状,若出现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等关系密切。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其他表现有白带增多,尿频、排尿困难、排便困难,腰酸,下腹坠胀等。子宫肌瘤较大,压迫直肠时可引起排便困难、不能憋尿、甚至排尿困难。一旦出现因肌瘤原因引起的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治疗子宫肌瘤。

某女,38岁,武汉青山人

主诉:子宫肌瘤三年

现病状:医院体检查出患子宫肌瘤,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自己还年轻,选择中医治疗,期间吃过桂枝茯苓丸,香棱丸,效果甚微,经人介绍到我处中医门诊部治疗。经问诊得知:近二个月月经相隔15天来一次,且量大有血块,一次来月经时间7一10天,少腹部刺痛,疼痛拒按,经前乳房胀痛,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查体,面色晦暗,肌肤失润,舌暗苔有瘀点,脉弦涩。根据患者自述和现有问诊资料诊断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癥瘕)。因为患者来就诊时月经没干净,所以首先要理气活血止血,再攻治子宫肌瘤。

拟方:柴胡10克,香附10克,赤芍15克

茜草炭10克,大黄炭9克,地榆炭10克

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酸枣仁10克

仙鹤草18克,三七粉6克(吞服)丹参15克

益母草15克,蒲黄9克(包煎)甘草10克

3副月经止住,痛感减轻!继开方化肌瘤

桂枝15克,鳖甲15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丹参20克,川牛膝10克,

三棱15,莪术15克,通草10克

茯苓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

夏枯草15克,连翘10克,法半夏10克,

水蛭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

另配定制的中药药丸一个疗程(三个月),医院检查子宫肌瘤已消失!(注:水药吃了近20天)

结语:治疗: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原则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年龄、肌瘤大小和数目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发病人群主要是30到50岁,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女性患者在选择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时,应从自身年龄、肌瘤大小和数目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以便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原则: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使用“桂枝茯苓丸”为代表方,重点还是在此治疗原则基础上辨证施治,加减变通,以达到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子宫肌瘤瘤体生长,使瘤体逐渐软化,最后消散。

中医对子宫肌瘤主要是辨证论治,除了本人真实案例以外,还有下面5个证型。

1.寒凝血瘀型----代表方:祛寒化瘀消癥汤加减

2.阴虚肝旺型----代表方:滋肝消块汤加减

3.气血两虚型----代表方:当芪益母草汤加减

4.肝郁脾虚型----代表方:柴茯丹参汤加减

5.湿热夹瘀型----代表方:张氏子宫肌瘤1号加减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本人用药心得:

29、茯苓:利水除湿、宁心安神、益脾止泄。凡五脏六腑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皆可用茯苓,配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桑白皮、冬瓜皮等治脾虚湿停而全身浮肿;苓桂术甘汤加炒白芍、木香、吴茱萸、肉豆蔻治疗肠功能紊乱(出现脾虚、中焦水湿不化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用于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之证,配当归、白术、柏子仁、远志、酸枣仁、朱砂0.6-0.9克。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但无补益之性,多用于祛邪,不用补正;茯苓淡渗利湿,益脾宁心,兼补益之性,祛邪扶正均可用。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茯苓皮利水消肿。茯神木治心掣痛,神惊,健忘并平肝祛风,治冠心病心绞痛时,在宽胸、通阳、活血、开窍剂中加茯神木15-30克,可收到止痛效果。

30、猪苓:利水渗湿,各种水肿、尿少、湿盛泄泻、淋浊、黄疸等。猪苓配泽泻增强利水效果。车前子利水不伤阴兼清热,猪苓主专利水。

31、泽泻:主泻肝、肾二经之火,逐膀胱、三焦之水,主用于利尿,祛湿清热药。临床常在补肾药中佐用一些泽泻,以防补药生热而致产生肾火。治疗肾、膀胱或肝肾有火邪、湿热时,泽泻首选。泽泻配白术,治支饮及胃内停饮而致头目眩晕。泽泻利尿消水,适用消水鼓之腹水,泽兰行血消水,适于行血鼓之腹水。

32、车前子:利水清热、通淋、益肝肾、明目、止泄泻。可用于肝火上升而致目红、目肿、目痛等急性眼痛,常与菊花、桑叶、草决明、黄连、黄芩、蔓荆子、银花、密蒙花等清火、散风热药同用,还可用于肝肾阴虚致两目昏暗,视力下降,有治疗因湿盛引起水泻,用“分利止泻”法。夏季小儿腹泻,大便如稀水状,多日不止者,用五味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加车前子3-9克、桔梗0.9-1.5克效好。车前子清热利水、明目止泻;车前草利湿清热兼凉血止血,可用于尿血、吐血、衄血。滑石与车前子均利水,滑石兼能祛暑,车前子兼益肝肾明目。

33、滑石:利水去湿、通淋滑窍,消暑止渴,常用治热淋、血淋、砂淋等所致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滑石粉外用滑润皮肤,清热祛湿,用于痱子、湿疹、脚趾湿痒,可单用,亦可配石膏、枯矾、薄荷。冬葵子与滑石都利尿滑窍,但冬葵子兼通乳汁,滑石兼清暑热。通草、川木通、滑石皆利小便,通草能引肺热下行而利小便,川木通导心火下行而利小便,滑石除膀胱湿热利小便。

这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4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