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莲草的来历防风的由来

旱莲草的来历

相传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平生爱慕仙道,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山仙迹,定要去游览拜访。

开元初年(公元至年)刘简遇到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老人,虚无子被刘简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便把他带到自己的药园里参观。

虚无子对他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长寿是可望的。”

虚无子指着水池边一种长得墨绿匀嫩的草说:“别以为只有高山上的灵芝是仙草,这水边也长仙草,我就是常食这种草药,活到百岁而发不白,耳聪目明的。”

临别时,虚无子送给刘简一包药种,让他回去后种在水池或水田边,待苗长到二十厘米以后即可开始服用。嫩时可当菜吃,夏秋可采鲜茎叶煎水喝,每天用本品一百克左右。冬天则用阴干的茎叶,每天三十克煎水饮用。长期坚持,必有所成。

刘简回家后按照虚无子的吩咐,种植、食用,果然也活到一百多岁而发不白、耳不聋,还能看清书上的小字。因这种植物叶墨绿,刘简便给它取名为墨斗草或旱莲草。

旱莲草

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墨斗草能使动物退化的免疫器官重新恢复到正常,进而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功能的降低是机体患病、衰老的主要原因。旱莲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它健身、延年益寿的药理基础。

旱莲草

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甘酸,凉。

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用于治疗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阴部湿痒等。

防风的由来

传说古时大禹治水,当“江河顺畅”之时,在会稽大会诸侯,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各州省诸侯,纷纷赶到,会稽山下一片欢腾,史称“执玉帛者万国”。

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如今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氏居功自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令杀了防风。

防风被杀,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水,防风氏接到通知,虽然日夜兼程,还是迟到了。

防风被无辜冤杀,当时从他头中喷出一股股白血。大禹感到奇怪,便命人剖开防风的肚皮,细看其满腹都是野草,这才知错怪了防风,大禹后悔莫及。

防风死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血,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后来当地乡民为治水受了风寒,头昏脑涨,浑身酸痛,非常难忍。病人中有人梦见防风要他们吃这种草,说是能治风寒病。

乡民们试着一吃,果然病就好了。乡亲们说:“这是防风神留给我们的冤魂神草,就叫它‘防风’吧!”

草药防风

防风

为双子叶植物伞形科的干燥根。

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瘙痒及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4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