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测常识积累药性篇

今日干货:药性理论。

一、“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每一种药物都有独特的性质和气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中药形成了四气五味的理论。四气五味对于认识药物、临床用药都有重要意义。

(一)四气

四气指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特性。其中寒凉和温热是相对的药性,寒与凉、温与热则是程度上的轻重。通常情况下,寒凉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等作用。温热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等作用。

(二)五味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一般辛味药具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常用于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故甘味药多用于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用于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苦味药常用于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等;咸味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常见的辛味药有麻黄、薄荷、木香、红花、桔梗、鱼腥草、半边莲、艾叶、葛根、葱白等;常见的甘味药有人参、桂圆、红枣、山药、甘草、蜂蜜、阿胶、白果、当归等;常见的酸味药有马齿苋、牛膝、墨旱莲、五味子、山茱萸、金樱子、山楂、木瓜等;常见的苦味药有栀子、芦荟、蒲公英、蔓荆子、苍耳子、隔山消、马钱子、连翘、杏仁、黄连等;常见的咸味药有地龙、牡蛎、紫河车、决明子、苏木、蛤蚧等。

二、安全用药

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凭借医生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和使用的药物,用Rx表示。处方药一般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用药的时间、剂量、用法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常见的处方药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本身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抗癌药物;第二类是会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如吗啡类镇痛药物等;第三类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殊药品,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第

四类是新上市的药物,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没有完全知晓,还有待了解。

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以购买,并按照药物说明书就可以服用的药,用OTC表示。非处方药的安全性一般较高,正确的用法和用量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常见的非处方药多用于感冒、咳嗽、头痛、消化不良等。

三、真题演练

(·国考)

某人扁桃体化脓,医生建议其静脉注射头孢,药液从其手背静脉到达扁桃体患处所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右心房→①→②→左心房→③→④→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患处)。依次填入①②③④正确的是:

A.肺循环;右心室;左心室;主动脉

B.左心室;肺循环;主动脉;右心室

A.主动脉;右心室;左心室;肺循环

A.右心室;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

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静脉注射,药物都是经给药部位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各个部位小动脉(如阑尾、腭扁桃体等)→毛细血管到达各个器官、组织。

故正确答案为D。

(·联考)

关于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下列选项排列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

D.爬行动物——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本题考查生物常识。

动物界的演化规律是:原始生命—单细胞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界的演化规律是:单细胞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综上,可知ABC项正确,排除;D项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联考)

下列关于仿生生物学的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子弹头列车——翠鸟

B.发光纤维——萤火虫

C.维克罗尼龙搭扣——苍耳

D.全天然空调系统建筑——非洲白蚁巢穴

本题考查生物常识。

A项,翠鸟的喙可以使其迅速从空中扎入水中,科学家据此发明了子弹头列车,有效降低了空气阻力和产生的噪音。该项对应正确,排除;

B项,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该细胞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会放光。而发光纤维的发光原理是指其受到光和放射线的照射时,能发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可见光。二者发光原理不同。该项对应错误,当选;

C项,苍耳表面长有勾状硬刺,很容易粘住物体且难以甩掉,维克罗尼龙搭扣仿照苍耳设计,由尼龙勾带和尼龙绒带组成。该项对应正确,排除;

D项,非洲白蚁通过开闭巢穴的通气口使内外空气流通,气温恒定,设计师通过模仿其巢穴通气的原理设计了全天然空调系统建筑。该项对应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zj/7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